![]() ![]() |
牛膝 |
作者:Tcmer 文章来源:www.tcmer.com 点击数2535 更新时间:2008-11-25 17:38:0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英文名】Twotooth Achyranthes Root 【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 【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茎直立,方形,有疏柔毛,茎节膨大。叶对生,椭圆形成阔披针形,顶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幼时密生毛,成长后两面有疏毛。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每花有1苞片、膜质,上部突出成刺;小苞片2,坚刺状,略向外曲;花被片5,绿色,披针形,雄蕊5,花丝带状,基部连合成简。胞果长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1l月。 栽培于疏松肥沃的土壤中,野生者多生于山野路旁。主产河南。 【采制】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细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后,用硫磺熏2次,晒干。 【性状】根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5~50cm,最长可达9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受潮则变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祥,中心维管束木部黄白色,外周有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甘、苦、涩。 【化学成分】根含皂甙,并含脱皮甾酮(ecdysterone)和牛膝甾酮(inokosterone)。 【性味】性平,味苦、酸。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本草考证】 【制法】 酒牛膝:取净牛膝段,放锅内炒热,喷洒黄酒,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100斤用黄酒10斤)。 【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90)cm,直径0. 4~1cm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 ~4 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窄。维管束断续排列成 2~4 轮;最外轮维管束较小,有时仅 1至数个导管;形成层几连接成环;向内维管束较大,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中心木质部集成 2~3 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 ,加热回流 1小时后浓缩至约 5ml,加水10ml,用石油醚(60~90℃)2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 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性味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临床应用】 (1)用于瘀滞经闭,产后瘀痛,跌扑伤痛。与红花、桃仁、当归、延胡索等药同用,既可活血调经,又能祛瘀疗伤。 (2)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软无力。对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与苍术、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关节疼痛,常与苍术、黄柏等同用;如风湿痹痛、下肢关节疼痛为甚,可与木瓜、防己、独活等同用。 (3)用于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头痛晕眩。治上部血热妄行者,常配合侧柏叶、白茅根、小蓟等药,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龈肿痛属于阴虚火旺者;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者,常与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同用。 (4)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及尿血。与瞿麦、滑石、通草等同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