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尊古法煎服中药的应用 |
作者:周益新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9-11 8:48:3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慢性病、脾胃病采取二三次煎煮法或煮散法 二三次煎煮法 中药煎煮时,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第三煎则时间更长,以便将所有成分提取出来。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总论·五用》曰:“汤,煎成清液也。补须要熟,利不嫌生。并生较定水数,煎蚀多寡之不同耳。”《本草蒙筌·总论·修合条例》曰:“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准。然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 姜静娴在《临床用方十讲》中说,北京市中医院以浸膏重量法,研究药房制剂室1~2煎后所得残渣,继续以常法煎剂,计算丢失率,在22个处方中,一般在35%以上,有的高达60.32%~67.47%。为此建议服第三煎,如此则损失可由35%降低到15%。 煮散法 煮散法,粗末者,煎熟去渣服用,或开水浸泡服用;细末者,煎熟和渣服用,或开水直接调服。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总论·五用》曰:“散,研成细末也。宜旋制合,不堪久留,恐走泄气味,服之无效尓。去急病用之,不循经络,只去胃中及脏腑之疾,故曰:‘汤者,荡也’。气味厚者,白汤调服。气味薄者,煎熟和滓服。” 有报道称进行过比较试验,对6个常用方剂煮散,测定其主要成分煎出量,结果表明1/3~1/2量的粗末同全量饮片的煎出物相当,还发现有的甚至较普通煎剂显著提高。其中泻心汤的总蒽醌提高1.47倍,四逆汤总生物碱则提高1.27倍。“煮散”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屡见报道,有人用银翘散粗末煎服治疗感冒1150例,用量虽不到饮片1/4,但却取得服1剂普遍热度降低,平均2~7天痊愈的卓效。另有治疗胃病、痢疾和肺炎等病,用1/3饮片煮散疗效与全量相似。足见此法既提高疗效、节省药材,又煎煮方便。蒲辅周先生曾竭力提倡“煮散”,并誉之为“轻舟速行”,认为其对慢性病,久久用之,稳中见效,且甚巩固,即使某些危重疑难证,顿收捷效的亦不乏其例。可见此剂型值得推广。 衰弱性、虚劳性疾病采取去头煎取二三煎煮法 这种方法,只针对身体特别衰弱的慢性虚损性疾病。虽然不必拘泥其法,但总以味少量轻、时时顾护脾胃为要。对此,前人多有告诫。 清代徐灵胎《慎疾刍言》指出:“要知药气入胃,不过借此调和气血,非药入口即变为气血,所以不在多也。又有病人粒米不进,反用腻膈、酸苦、腥臭之药,大碗浓煎灌之,即使中病,尚难运化,况与病相反之药,填塞胃中,即不药死亦必灌死,小儿尤甚。” 清代王堉《醉花窗医案》亦认为:“胃者生死之关也,不明乎此,而能达精妙者,未有也……药之为物,非五谷平和之气,利此则害彼,医士用之不当,必有诛伐无过之虑。久之,胸中混淆,病者非病病,乃药病也”清·李冠仙《知医必辨》则说:“善调理者,不过用药得宜,能助人生生之气。若以草根树皮竟作血气用,极力填补,如花木之浇肥太过,反遏其生机矣。” 当代著名医家蒲辅周擅用小量、轻剂愈病,认为:“用药剂量不宜大,我年轻时读《临证指南》,看到他用药甚轻,多年后才理解,人病了,胃气本来就差,药多了加重其负担,反而影响吸收,这是很有道理的。”蒲辅周用药惯多轻灵,对脾胃虚弱之病,尤善轻剂,宁可再剂,不可重剂。认为重则欲速则不达,反致脾胃更差,虚弱更甚。尝云:“东垣创补中益气汤,黄芪一味,劳役热甚者方用一钱,余药皆为分数,即因中虚不任重剂之故,医者不可不察。” 汤剂的煎煮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复杂的问题,由于药物及病情的差异,所采取的煎煮方法也不尽相同。煎煮方法是否得宜,对中药汤剂疗效有很大的影响,历代医药学家对此颇为重视。对中药汤剂的制备应从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古为今用、增强疗效的前提下,加快实现古代传统煎药方法与现代中药制剂的完美结合。清代名医徐大椿指出,为了保证疗效,“须将古人所定煎法,细细推究,而各当其宜,则取效尤捷。”确为至理名言。(周益新 山西省大同市新建康医院)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