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关木通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14 更新时间:2010-2-7 13:57:5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色。纤维管胞大多呈束,长棱形,直径11~20μm,壁有明显的具缘纹孔,纹孔口斜裂缝状或相交成十字形。分隔纤维直径21~42μm,斜纹孔明显。石细胞少见,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厚。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0μm。具缘纹孔导管大,直径约至328 μm,多破碎,具缘纹孔类圆形,排列紧密;具缘纹孔管胞少见。 (2) 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1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于点样处加稀盐酸 1滴,干后显黄绿色荧光,用氨蒸气熏后复显天蓝色荧光。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关木通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马兜铃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10:1:1 )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水肿,热淋涩痛,白带,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用法用量】 3 ~6g。 【注意】不可多用、久服,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忌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 (2)有用大量木通(60g)煎汤服用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故在临床应用时不宜大量使用。孕妇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 【异名】马木通(《东北植药图志》),苦木通(《中药材品种论述》)。 【采集】9月至翌年3月采收,割取茎部,切段,去掉外面糙皮,晒干或烤干,理直,扎捆。 【药材】干燥茎呈圆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1.2~2.5厘米,表面灰黄色或褐色,节部略粗。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而松软,木部黄色,满布细小孔洞,与黄色线条相间如车轮状。气无,味极苦。 产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 【化学成分】含马兜铃酸、齐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等。 【药理作用】 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性味】《中国药典》:"苦,寒。" 【功用主治】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水肿、热淋涩痛、白带、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中国药典》:"泻热、降火。治口舌生疮,小便亦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 【异常处理】服用木通马兜铃过量,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据报道1例产妇为了通乳,自购木逋马兜铃约2.2两同赤豆煮汤喝,服后即感上腹不适,继则呕吐,头痛,胸闷,腹胀,隐隐作痛,腹泻每天7~8次;半月后面部开始浮肿,尿频尿急,夜尿7~8次,每天尿量不多,不发热,渐起周身浮肿,不能平卧,神志不清,呈半昏迷状态。实验室检查:非蛋白氮51~112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22.4容积%,小便酚红排泄试验2次皆为"0"。产妇之翁,因吃了同木通煮过的赤豆,也发生同样情况。入院后均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急救处理,症状改善后自动出院。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75%乙醇20ml,回流加热15min,放冷,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于点样处加稀盐酸1滴,干后黄绿色荧光,用氨试剂熏后,复显天蓝色荧光。(检查马兜铃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