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白芷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运福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5 11:33:5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的根,主产于四川。又因其有浓烈的芳香味,故又有香白芷之称。本品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功效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白芷为常用药之一,成方中配伍白芷的,有解表通剂的“九味羌活汤”(张元素)、散风寒湿的“神术散”(《局方》)、一切风寒的“神白散”(朱端章)、时行感冒的“十神汤”(《局方》)等。本文浅谈白芷验方及其单味的临床应用。


  1.白芷15g、辛荑花15g、苍耳子12g、羌活12g,3剂。此4味药煎水服,每日1剂,可治疗因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与此同时,还应配以“香袋”外用法——白芷20g、北细辛10g研末炒热,装入小布袋内,并缝合袋口,频频由鼻子嗅其气。内外合用,疗效颇佳。此外,“香袋”外用法,还适用于因鼻渊引起的严重鼻塞兼头额胀痛。用法仍由鼻嗅其气,可保鼻腔通畅,头额胀痛缓解。


  2.白芷60g单用,分3次煎水服,可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牙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可单用白芷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如果头痛及巅顶,可配藁本15g、蔓荆子10g煎水服。


  3.白芷60g分3次煎水服,可治疮疡肿痛初期,因白芷有止痛散结消肿的功能。溃破后,可加蒲公英30g、穿山甲10g,排脓生肌。


  4.白芷15g,海螵蛸12g,苍术12g,黄柏12g,四味煎水服,连服3天,可治妇女湿热带下(如无热象——带色清稀不黄,可去黄柏)。


  5.白芷一小块、北细辛少许,可外用治风火牙痛。具体用法:将洗净的白芷、北细辛,咬压于牙的疼痛部位,其止痛作用可立竿见影,但只能暂时起到止痛作用。进一步治疗必须配内服方药,如“清胃散”等(清胃散:升麻10g,黄连8g,当归12g,生地15g,丹皮12g)。


  此外,根据现代医学报导,白芷浸液外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祖国医学谓之各类癣疖。具体用法是:用酒精或醋浸泡单味白芷3日后,每日多次用浸液涂抹皮肤患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