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于志强清肝化脂煎治脂肪肝 |
作者:于志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20 10:56:1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于志强,男,1948年出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40年来,一直坚守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曾获天津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组成 柴胡10克,茵陈15克,虎杖15克,鸡骨草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制鳖甲(先煎)15克,草决明15克,生牡蛎(先煎)30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川楝子10克。 功用 清肝利湿,疏肝化瘀,软坚化积。 主治 脂肪肝(多有长期饮酒史、肝功能转氨酶偏高)。症见右胁下疼痛或不适,肝肿大压痛,烦躁易怒,口黏口苦,纳呆恶心,面色黑滞或面垢,舌质紫黯或瘀点瘀斑,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或弦滑数。 用法 日1剂,水煎服。 方解 中医没有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笔者认为应归属于中医“积聚(肥气)”之范畴,《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曰:“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如覆杯。”唐代杨玄操在注释《难经》的时候认为:“肥气者,肥盛也。言肥气聚于右胁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也。”《重订严氏济生方·癥瘕积聚门》亦云:“夫积有五积,聚有六聚……故在肝曰肥气,在心曰伏梁,在脾曰痞气,在肺曰息贲,在肾曰奔豚。”其病因病机,主要由于情志内伤或过食肥甘厚味,饮食过度,身体肥胖或久坐少动,损伤了脾(胃),造成了肝脾的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久之则气结、血凝、湿浊(湿热)积聚于肝而成。其病位在肝,与脾(胃)的关系密切相关。 本方主要针对因肝郁、血凝、湿热于肝所致的脂肪肝而设。方中柴胡、川楝子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茵陈、虎杖、草决明、泽泻、鸡骨草清泻肝经湿热;三棱、莪术破血化瘀;制鳖甲、生牡蛎软坚化积;白术甘淡健脾渗湿,并取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全方合用,共奏清肝利湿,疏肝化瘀,软坚化积之功效。 加减 若见湿热明显,大便秘结者,可酌加生大黄(后下)10克,通腑泻热;若见瘀血明显者,可酌加生山楂15克,五灵脂10克破血化瘀;若见右胁肋疼痛明显者,可酌加延胡索10克,郁金10克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若见腹胀明显者,加厚朴10克,大腹皮10克理气除胀;若见形体肥胖,双下肢水肿者,酌加车前草30克,荷叶10克化湿利水。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