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鹅不食草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 收集整理 点击数4181 更新时间:2006-9-2 16:59:0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药 名】:鹅不食草 【英文名】:Small Centipeda Herb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 【功 效】: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 【主 治】: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瘪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性味归经】:辛,温。①《履CHAN岩本草》:"温,无毒。"②《医林纂要》: "辛苦,温。" 《得配本草》: "入手太阴经气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捣汁。外用:捣烂塞鼻、研末搐鼻或捣敷。
【处方名】:鹅不食草、鹅不食、不食草、鲜 鹅不食草、鲜石胡荽、石胡荽等 【商品名】: 鹅不食草,石胡荽。以带有花蕾、色青绿、干燥、无泥土等杂质、嗅之作嚏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花开放时采收,去净泥杂,晒干。 【拉丁名】:药材 Herba Centipedae原植物 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切段,晒干。 【考 证】:出自《食性本草》; ①《品汇精要》:"食胡荽,春生苗叶,茎圆而中空,折之有白汁。节间生叶,青绿色。其花细白,至夏作丛而开,子叶与胡荽无异。此草鹅皆不食,故名鹅不食草。"②《纲目》:"石胡荽,生石缝及阴湿处,小草也。高二、三寸,冬月生苗,细茎小叶,形状宛如嫩胡荽,其气辛熏不堪食,鹅亦不食之。夏开细花,黄色,结细子,极易繁衍,僻地则铺满也。"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中含多种三萜成分、蒲公英赛醇( Tarax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山金车烯二醇(Arnidiol),及另一种未知的三萜二醇(C30H50O2,熔点2O4~206℃)。尚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等。全草含挥发油,另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有其棕榈酸酯和醋酸酯、山金车甾醇(arnidiol)、豆甾醇、β-谷甾醇、羽扇豆醇及其醋酸酯、廿六醇。并含一种倍半萜内醋(6-O-senesioyl,plenolin)、山金车内酯C(arnicolide C)、橙花菌素酰胺乙酸酯(aurantiamide acetate)、槲皮素3,3′-二甲醚(quercetin 3,3′-dimethyl ether)、槲皮素3-甲醚(quercetrin 3-methylether)及芹菜素(apigenin)。尚含三萜皂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