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吴茱萸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2 15:46:3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药 名】:吴茱萸 【英文名】:Medcinal Evodia Frui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功 效】: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主 治】: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①《本经》:“味辛,温。”②《别录》:“大热,有小毒。”③《药性论》:“味苦辛,大热,有毒。” 入肝、胃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少阴、厥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胃、大肠、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者忌服。《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别 名】:吴萸(《草木便方》)、左力(《南宁市药物志》)。吴茱萸 ,又名:辣子、臭辣子树、气辣子、曲药子、茶辣 【处方名】:吴茱萸、吴萸、吴芋、吴于、吴萸子、吴于子、淡吴萸、炙吴萸、炒吴萸、黄连炒吴萸、姜汁炒吴萸、盐炒吴萸等 处方中写吴茱萸、吴萸、吴芋、吴于、吴萸子、吴于子等均指生吴茱萸。为原药材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淡吴萸又名泡吴萸。系原药材经开水或甘草水浸泡,漂洗后晒干入药者。 炙吴萸为净吴萸用甘草汤浸泡,待吸尽汤液,用微火焙干入药者。 炒吴萸为净吴萸用文火炒至发泡,较原色稍深为度者。 黄连炒吴萸为净吴萸用黄连汁拌炒者。 姜汁炒吴萸为净吴萸用姜汁拌炒者。 盐炒吴萸为净吴萸用盐水拌炒者。 醋炒吴萸为净吴萸用醋拌炒者。 【商品名】:常吴萸:产于贵州铜仁、镇远一带,旧时集散于湖南常德者。粒子均匀,很少开裂,色碧绿,气味浓烈,品质最优。 川吴萸:产于四川、陕西者。品质稍次。 吴萸或吴茱萸:本品各品种的统称。以果实饱满、色绿、香气浓、无杂质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吴茱萸根)、叶(吴茱萸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一带和陕西等地。药材主产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8~10月,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尚未分离时采收。摘下晒干,除去杂质。如遇阴雨,用微火炕干。 【拉丁名】:药材Fructus Evodiae原植物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炮制方法】:炙吴茱萸,取甘草煎汤,去渣取汤,加入净吴茱萸,浸泡至汤液吸干为度,微火焙干。(每吴茱萸100斤,用甘草6斤4两)①《本草通玄》:“吴茱萸,咸汤浸去烈汁,焙干水。” ②《本草求真》:“吴茱萸陈者良,泡去苦烈汁用。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生药材鉴定】:干燥果实呈五棱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高约1.5~3毫米。表面绿色或绿褐色,粗糙,有细皱纹及鬃眼(油室);顶平,中间有凹窝及5条裂缝,有时在裂缝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存,基部有花萼及果柄,果柄方圆形,长3毫米,棕绿色,密布毛茸。横切面,子房 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2枚。种子富油性,质坚易碎。香气浓烈,味苦微辛辣。以色绿、饱满者为佳。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石虎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 及毛脉吴茱萸 E. Rutaecarpa(Juss. ) Benth. Var.bodinieri (Dode ) Huang等的未成熟果实,亦同等使用。显微鉴定:粉末:灰棕色。①粘液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64~120μm,有时壁破裂后逸出粘液质。 ②非腺毛1~4~9细胞,平直或稍折曲,长62~300(~416)μm,直径16~48μm,壁稍厚,平滑或有角质线纹或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充满棕红色物。③果皮表皮细胞多角形,大多含橙皮甙结晶;气孔副卫细胞4~6个,中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亦含橙皮甙结晶。④腺毛头部7~14或更多细胞,长64~96μm,直径24~53μm,含黄棕色或暗红棕色物;柄部1~ 4细胞,与头部相接的细胞常含红棕色物。⑤草酸钙簇晶直径16(~38)μm。另有方晶。 ⑥石细胞类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直径40~64μm,壁厚8~16μm,纹孔及孔沟明显,胞腔内含黄色物。此外,有花粉粒、纤维、导管及油室碎片。本品以饱满、坚实、香气浓、无枝梗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吴茱萸果实含挥发油为吴茱萸烯(Evoden)、罗勒烯(Oc-imene)、吴茱萸内酯(Evodin)、吴茱萸内酯醇(Evodol)等 。还含吴茱萸酸(Goshuynicacid) 。又含生物碱: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吴茱萸因碱(Wuchuy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吴茱萸卡品碱(Evo-carpine)。吴茱萸碱用盐酸乙醇处理即转化为异吴茱萸碱(Isoevodiamine)。还含两种中性不含氮物质:吴茱萸啶酮(Evodinone)和吴茱萸精(Evogin)。又含吴茱萸苦素(Rutaevin)。石虎果实含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尚含不饱和的酮,暂称石虎甲素(C18 H18 O6)、挥发油、花色甙和甾体化合物。未熟果实含吴茱萸碱(euodiamine)、去甲基吴茱萸碱(rutaecarpine)、吴茱萸喹酮碱(evo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ayevodiamine,rhetlinine)、去氢吴茱萸碱、evodiamide,及另一种生物碱吴茱萸素(wuchryine);;又含挥发油0。4%以上,油中含吴茱萸烯(evodene,即罗勒烯ocimene);此外,尚含吴茱萸内酯醇(evodol)柠檬苦素(吴茱萸内酯,limonin,evodin)。种子含脂肪酸25,其中有顺式-5,8-十四碳二稀酸(cis-5,8-tetradecadienie acid)。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