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方药量效规律与合理用量策略 |
作者:赵林华 连…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6-29 10:43:0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预防用药、慢病调理时,经方1两可折合1~3克应用。
•治疗一般疾病时,经方1两可折合3~6克应用。 •治疗急危重症,经方1两可折合6~9克应用。 •涉及剧毒药的经方,宜参照药典。 疗效是中医的生命,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当辨证、选方、用药确定后,合理用量便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理、法、方、药”为传统辨证论治体系的四个关键要素,而关于“量”的问题则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 方药用量策略指医生为追求最大疗效,选择最佳用量范围的过程。用量策略是方药剂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量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标准。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方药少而精,药专力宏,被誉为“经方”,是历代中医经典名方的集中代表。但因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异,使仲景经方之本源剂量成为千古之谜——关于经方1两如何折算,有几十种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团队通过文献考证、经方药物重量实测、经方本原煎煮提取、方药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等一系列研究,最终考证出经方1两约等于13.8克。 经方本源剂量在临床中是否可以直接折算应用?如何在更宽泛的范围内寻找方药的合理用量?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研究团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的带领下,围绕此问题展开系统研究。 葛根芩连汤研究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组成,是治疗肠道湿热之协热下利的经典方剂。在团队前期的临床经验及研究中发现,葛根芩连汤具有确切的降糖疗效。故在973计划中,以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肠道湿热证)为示范之一,开展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探索方药量效规律。 团队以循证医学研究为核心,开展了葛根芩连汤整方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剂量平行对照临床研究。低剂量组依据现代教材1两折合3克设计,中剂量组按1两折合9克,高剂量组1两折合15克。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能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江西中医药大学团队则通过不同剂量葛根芩连汤干预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证实葛根芩连汤具有降低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的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共同证实了整方剂量与疗效之间具有量效关系。 团队通过《伤寒论》本原煎煮法与现代煎煮法的比较研究,发现现代煎煮法能提高有效成分溶出,更加节省药材。从有效性、安全性与节省药材综合考虑,推荐临床经方1两折合9克最佳。 随病定君 团队以葛根芩连汤为示范,科学揭示经方新用时君药的确立方法。 葛根芩连汤中葛根为传统认识的君药,现代研究表明,在治疗糖尿病时,黄连与降糖具有密切的关系,可能为药理效应的君药。基于此,研究分别改变了君药葛根、黄连的剂量,余药剂量不变,进行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以评价随着君药剂量变化对降糖效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降糖方面,黄连在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中起主要作用。提示在证候确定的前提下,当主病发生变化时,君药须重新确立。在证候和主病确定的前提下,君药剂量变化会影响整方的疗效。以此为据,提出了“随病定君”的临床用量策略。 量变致反 此外,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发现,给药后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的血糖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采用拟合分析结果显示,其量效曲线为抛物线形,即原方的中剂量为最佳剂量,超过此剂量,血糖不降反升,证实了“量变致反”这一中医理论。 在对“量变致反”机制的揭示中,研究人员通过对方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和黄芩苷采用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基因转录组学和量化代谢物组与中药复方量效关系进行整合系统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证明出现抛物线形量效曲线的原因是与黄芩苷为部分激动剂有关,即黄芩苷小剂量时与小檗碱具有协同效应,大剂量则抑制——这可能是葛根芩连汤疗效出现拐点的原因。 项目组在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等示范经方临床、药理、药学、煎煮等系统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荟萃、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从疾病、处方、药物和患者等多角度综合考虑,提出经方临床用量策略,并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预防用药、慢病调理时,经方1两可折合1~3克应用;治疗一般疾病时,经方1两可折合3~6克应用;治疗急危重症,经方1两可折合6~9克应用;涉及毒剧药的经方,宜参照药典。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