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腹泻亦不乏见。治疗从脾入手是正治,但常涉及肝、肾二脏,临床以脾虚湿盛、肝脾不调、脾肾两虚最为常见。当然,虚中夹实、寒热互结、气湿交阻,或痰、瘀,或食积者,当相应治之。 •对于久泻不止、缠绵难愈、脾虚湿盛者,应在健脾渗湿的同时,酌加柴胡、升麻、煨葛根、防风等升脾胃清阳之气的药物,祛风、胜湿、止泻,不可犯“降之又降”之戒。 赵荣莱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消化专家,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临床工作50余年,在脾胃病诊断、治疗方面,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见解。现将其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简介如下。 【从肝、脾、肾入手】 慢性腹泻指病程至少在4周以上,常在6~8周,或间歇期在2~4周的复发性腹泻。其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为主,轻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重者则大便溏薄稀软,甚至水样便,日数次、十数次不等,有时大便带有脓血、黏液。另外还可伴有肝脾肿大、肛周脓肿和瘘管、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常见于肠道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肠结核等:肠道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肿瘤如大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等;小肠吸收不良;动力性腹泻如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这些疾病均可出现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病因虽多,但究其源,乃各种病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乃其根本,正如李杲所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伤而生也”。 慢性腹泻属于中医“泄泻”“久泻”范畴。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脾虚与湿盛,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赵荣莱提出“慢性腹泻包括现代医学以及中医学的一系列病症,如慢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腹泻亦不乏见。治疗从脾入手是正治,但泄泻常涉及肝、肾二脏,临床以脾虚湿盛、肝脾不调、脾肾两虚最为常见,常用健脾化湿法、调运肝脾法和健脾温肾法治疗。当然,虚中夹实、寒热互结、气湿交阻,或痰、瘀,或食积者,当相应治之。” 脾虚湿盛:最为多见,脾虚清阳不升,运化无权,水湿不能运化,清浊不分,引起泄泻,多与湿邪兼而为病,治宜健脾化湿。若寒湿之邪侵犯脾胃,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水谷并走大肠而泄泻者,治宜健脾、温中、化湿。 肝脾不调: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的关系首先在于肝的疏泄和脾的运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疏泄正常,则脾运化健旺。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极重要环节,是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之间是否协调平衡,而肝的疏泄,又与脾胃升降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肝失疏泄,不仅影响脾的升清,在下表现为飧泻,而且还影响到胃的降浊和脾的运化,从而引起“肝脾不调”的病理表现,症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该病。 脾肾两虚: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帮助肠胃的消化吸收。脾的阳气与肾中真阳密切相关,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因此,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若年老体弱或久病之后,损伤肾阳,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运化失常,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病症。如调摄失宜,或泄泻日久,或年老久病,均可致脾胃虚弱,脾失升运,日久脾病及肾,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阻滞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大肠遂成该病。此外,肾司开阖,开窍于二阴,又为胃之关,若肾阳不足,关闭不密,则大便下泄。诚如《景岳全书·泄泻》谓:“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此证宜以健脾温肾为治。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