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黄连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0 23:50:3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huangyf81

 

【药 名】:黄连
 
【拼 音】:HUANGLIAN


【英文名】:Golden Thread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地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


【功 效】:泻火,燥湿,解毒,杀虫。


【主 治】: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性味归经】:苦,寒。


入心、肝、胃、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煎水洗或浸汁点眼。


【用药忌宜】: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④朱震亨:“肠胃有寒及伤寒下早,阴虚下血,及损脾而血不归元者,皆不可用。”  ⑤《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阴德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集注》:“黄芩龙骨、理石为之使。恶菊花、芫花、玄参、自鲜皮。畏款冬。胜乌头。”②《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③《蜀本草》:“畏牛膝。”


【别 名】:王连、支连。 ①味连  又名:川连(《本草蒙筌》)、鸡爪连、鸡爪黄连、光连。② 雅连(《本草从新》)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 ③野黄连又名:凤尾连。


【处方名】: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尾连等


处方中写黄连、川连指生黄连。为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晒干,切片生用入药者。


姜连又称姜黄连、姜制黄连。为黄连片用姜汁洒拌均匀,待姜汁吸尽,晾干入药者。


萸连又称萸黄连、吴萸黄连。为黄连片用吴茱萸水煎液浸泡,捞出晾干入药者。


酒连又称酒黄连、酒饮连。为黄连片用黄酒喷洒拌匀,晾干入药者。


猪胆汁炒黄连为黄连片用猪胆汁淋洒拌匀,再用文火微炒入药者。


盐炒黄连为黄连片用盐水喷洒拌匀,再用文火微炒入药者。


黄连炭为黄连片用武火炒至外黑里焦黄,存性,用清水灭尽火星,然后晒干入药者。


【商品名】:味连:又川连、川黄连、尾连、西连、鸡爪连、鸡爪黄连、鹰爪连、鹰爪黄连、光连。为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分枝,常3~6枝成束,形如鸡爪或鹰爪,故有鸡爪黄连和鹰爪黄连之称。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等地。


雅连:又名川雅连、雅川连、洪雅连、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为植物三角叶黄连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省峨嵋、洪雅地区。


云连:又名云南黄连、云黄连、原云连。为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云南。


野连:又名野黄连、岩黄连、凤尾连。为植物峨嵋野连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均为野生,品质最优。


家连:雅连的一种。为在峨嵋山人工栽培者。


南岸连:味莲的一种。为产于四川涪陵及湖北来凤、恩施等地者。产量大,但质较次。


北岸连:味连的一种。为产于四川万县、巫山及湖北房县、巴东、秭归等地者。产量小,但品质优。


古勇连:简称古连。云连的一种。为产于云南古勇山者。


上川连:又名真川连、小川连、细川连。为川连中质优者。


田鸡头:为产于碧江等地的条短多枝岔的一种黄连。品质较次。


以上商品云连以条细节多、须根少、色黄绿者为佳。其余均以肥壮、连珠形、质坚体重、断面红黄色者为佳。


土黄连:又名土川连,为植物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var. brevisepala W.T.Wang et Hsiao的干燥根。产于广西、广东、安徽、福建等地。非属正品。


黄连须:黄连的根须。


剪口连:黄连叶柄基部。


千子连:黄连叶的全部叶柄。


【动植物资源分布】:黄连分布四川、贵州、湖北、陕西等地。三角叶黄连栽培于四川。峨嵋野连分布四川。云南黄连分布云南、西藏昌都地区,云南有栽培。味连主产四川、湖北、陕西(平利)亦产。雅连主产四川。野黄连主产四川。云连主产云南。黄连商品,因原植物与产地的不同,大致可分如下几种:①味连  主产四川、湖北、陕西(平利)亦产。②雅连(《本草从新》) 主产四川(峨嵋、洪雅)。 ③野黄连  主产四川(峨嵋、洪雅、峨边)。④云连(《本草从新》) 主产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碧江)。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以立冬后(11月)采收为宜。掘出后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或烘干,撞去粗皮。


【拉丁名】:药材Rhizoma Coptidis原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峨嵋野连COPTISOMEIENSIS(CHEN)C.Y.CHENG 云南黄连COPTIS TEETOIDES C.Y.CHENG


【炮制方法】:黄连:拣去杂质,洗净泥秒,润透,切片,阴干。炒黄连:将黄连片以文火炒至表面呈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姜黄连:用鲜生姜打汁,加适量之开水,均匀地喷入黄连片内,待吸收后,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每黄连片100斤用生姜12厅8两)  萸黄连:先取吴茱萸加清水适量煎透,去渣,再将黄连片拌入汤内,至汤液吸尽,文火微炒,待略干,取出晾干。(每黄连片100斤用吴茱萸6斤4两)  酒黄连:取黄连片用黄酒拌匀,稍闷,炒至表面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每黄连片 100斤用黄酒 12斤8两) 《雷公炮炙论》:“凡使黄连,以布拭上肉毛,然后用浆水浸二伏时,漉出,于柳木火中焙干用。”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别录》:“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②陶弘景:“黄连,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临海诸县者不佳。用之当布裹?去毛,令如连珠。俗方多疗下痢及渴。” ③《唐本草》:“黄连,蜀道者粗大节平,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善。今澧州者更胜。” ④《四声本草》:“黄连,今出宣州绝佳,东阳亦有,歙州、处州者次。” ⑤《蜀本草》:“《图经》云:黄连苗似茶,花黄,丛生,一茎生三叶,高尺许,冬不雕。江左者节高劳连珠,蜀郡者节下不连珠,今秦地及杭州、柳州者佳。”⑥《本草图经》:“黄连,今江、湖、荆、夔州郡亦有,而以宣城者为胜,施、黔者次之。生江左者根劳连珠,其苗经冬不雕,叶如小雉尾草,正月开花作细穗,淡白微黄色。六、七月根紧始堪采。”⑦《纲目》:“黄连,汉末《李当之本草》,惟取蜀郡黄肥而坚者为善,唐时以澧州为胜,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为良,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大抵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毛,有殊,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各有所宜。”⑧《本草从新》:“黄连,种数甚多:雅州连,细长弯曲,微黄无毛,有硬刺;马湖连,色黑细毛,绣花针头硬刺,形如鸡爪;此二种最佳。云南连,体松,钦毛,无硬刺;古勇连(产云南古勇山),体重无毛,无硬刺;此二种次之。水连头(又名鲁连,产川中),体松有毛,无硬刺,又次之。新山连(产广西),光黄性重,断则淡黄色;土连(产处州),色黑,团节(马药中用之);鸡屎连,色黑细小,断则淡绿色;以上三种,服之害人。云景连(产云南),色黑,断则红色,不入药。川中种连,色黄,软毛,无硬刺,味微苦而薄。服之无效。”⑨《纲目拾遗》:“南连,一名王连,浙、温、台、金华山中俱有之。仙姑连出台州仙居县,粗如鸡距,皆作连珠形,皮色青黄,光洁无毛,味大苦寒,折之有烟,色如赤金者佳,疗火症,更捷于川产者,马药非此不可。”“天姥连出天台,皮色鼠褐,略有毛刺,味苦,入口久含有清甘气。大泻心火,性寒而带散,故治目症尤效。”



【生药材鉴定】:黄连商品,因原植物与产地的不同,大致可分如下几种:  ①味连  又名:川连(《本草蒙筌》),鸡爪连、鸡爪黄连、光连。为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分枝,常3~6枝成束,稍弯曲,形如鸡爪,长约3~7厘米,单枝直径3~8毫米。外表黄褐色,栓皮剥落处呈红棕色;分枝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形如连殊,着生多数坚硬的细须根及须根痕,有的表面无横纹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江枝”或“过桥杆”;上部多有褐色鳞片残留,顶端有未去净的残茎或叶柄。质坚实而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射线有裂隙,中央髓部红黄色,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嚼之唾液可染为红黄色。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均属栽培品,主产四川、湖北。陕西(平利)亦产。②雅连(《本草从新》)  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为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多为单枝,少有分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呈蚕状,长约4~8厘米,直径约3~9毫米。外表褐色或黄棕色,间断横纹多,结节明显,有多数须根残痕、叶柄残基及鳞片,“过江枝”较味连为少。质坚实,断面不齐,皮部暗棕色,本部深黄色,射线明显,髓部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以条肥妆、连珠形、质坚实、断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均属栽培品,主产四川(峨嵋、洪雅)。③野黄连  又名:凤尾连。为植物峨嵋野连的干燥根茎。外形与雅连相近,惟顶端多留有长6~10厘米的叶柄,作为野生的标记;根茎多单枝或有2分枝,略弯曲,长约5~6厘米,直径4~6毫米,外表呈黑褐色,结节紧密成连珠状,无“过江枝”;残留的鳞片较多,须根较硬。断面木部鲜黄色。均属野生。主产四川(峨嵋、洪雅、峨边),产量极小,但一般认为品质最优。④云连(《本草从新》) 主要为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较细小,多弯曲,拘挛,多为单枝,形如蝎尾。长约1.5~8厘米,直径约2~4毫米。外皮黄绿色或灰黄色。其余特征与以上品种大致相同。栽焙或野生。主产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碧江)。此外,植物短萼黄连的根,商品多称为“土黄连”或“土川连”,各地有少量生产;植物五裂黄连的根,在云南亦作“云连”使用。黄连加工过程的剩余部分——黄连须(须根)、剪口连(叶柄基部)、千子连(全部叶柄)、黄连叶(叶片)、黄连渣(撞笼中撞下的渣子)在少数地区亦代黄连使用。显微鉴定:(1)味连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维管束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为10-20 个纤维集成,或伴有少数石细胞。木质部有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导管稍大。射线宽窄不一。髓部无石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棕黄色。①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类方形、类长方形、类多角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64μm,壁厚,孔沟较粗。②纤维鲜黄色,纺锤形或长梭形,长136-185μm,直径27-37μm,壁厚,孔沟较粗。③木纤维较细长,直径10-13μm,壁木化,纹孔稀疏;有的交叉成人字形。④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长方形、长多角形或形状不一,壁微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此外,有导管、管胞、木栓细胞、木薄壁细胞、细小淀粉粒及少数草酸钙方晶。(2)雅连  根茎横切面:皮层中石细胞较多,成群;纤维伴有石细胞;木质部内侧及髓部有石细胞群。粉末鲜黄色。①石细胞类圆形、长方形、类方形、类三角形或类椭圆形,直径23-102μm,长35-252μm,壁厚7-26μm,层纹细密。②纤维长78-264μm,直径9-31μm,壁厚3.5 -12μm。③木纤维细长,直径9-44μm,壁厚3-9μm,圆纹孔、单斜孔或为具缘纹孔。(3)云连  根茎横切面:皮层与髓部无石细胞。粉末鲜黄色。木纤维较细长,直径9-26μm,壁厚3.5-6μm;韧型纤维微弯曲,单斜纹孔或相交十字形;纤维管胞,具缘纹孔疏密不一,纹孔口人字状,十字状或斜裂缝状。(4)野黄连  组织与雅连类似,髓射线亦有石细胞群。


【中药化学成分】:根茎主含小檗碱(berberine)5%-8%,还含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s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表黄连碱(epiberberine)、groenlandicine和5-羟基小壁碱(berberastine)等;由于它们有相似结构,常统称黄连生物碱。此外,尚含木兰碱(magnoflorine)及阿魏酸(ferulic acid)、绿原酸等。须根含小檗碱可达5%,叶含小檗碱1.4%-2.8%。此外,还含3-(3ˊ,4ˊ-二羟基苯基)-(2R)-乳酸、3-(3ˊ,4ˊ-二羟基苯基)-(2R)-乳酸-4 ˊ-O-葡萄糖甙、3ˊ,4ˊ-二羟基苯乙基醇-1-O-β-D-葡萄糖甙(3ˊ,4ˊ-dihydrox- yphenethyl alcohol-l-O-β-D-glucopyranoside)、龙胆酸-5-O-β-D-葡萄糖甙(gentisic  acid-5-O-β-D-glucopyra-noside)、4-O-阿魏酰-D-奎宁酸(4-O-feruloyl-D-quinic  acid)、5-O-阿魏酰-D-奎宁酸等。


【中药化学鉴定】:(1)取本品粉或薄片,加95%乙醇1-2滴,再滴加稀盐酸或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5-10min镜检,可见黄色细针状或集成簇状的结晶析出,加热结晶消失并现红色。(小檗碱反应)(2)取本品粉末30mg,加水3ml,振摇数分钟,取滤液2ml于小试管中,加浓硫酸1ml,再沿管壁小心滴注氯水1ml,两液交界处现红色环层(小檗碱1:250000溶液仍出现上述反应)(3)取本品细粉0.1g,加甲醇5ml振摇提取30min,取提取液1ml,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置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显深绿色。(小檗碱反应)(4)薄层层析:以本品的甲醇提取液为供试液,另取掌叶防己碱和小檗碱的甲醇液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液,对照品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展开10cm,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色斑,掌叶防己碱、小檗碱均显黄绿色荧光。Rf值:己掌叶防己碱≈0.42,小檗碱约0.47。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