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痛经中医处方ABC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搜狐健康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8 11:03:1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概述: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轻度垂胀,并非病理性的。如果疼痛剧烈,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甚者出现呕吐、手足发冷等症状,影响工作和学习及日常生活,并需要服药,则称之为痛经。痛经的发生多与精神神经性、内分泌因素及子宫因素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子宫缺血、缺氧有关。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本病在中医属“经行腹痛”范畴。
当归12克、桃仁9克、郁金9克、莪术6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芎6克、附香12克、乌药12克、延胡索12克、柴胡6克、枳壳12克、失笑散30克(包煎)。月经来潮前开始服药,至经行后第二天停药,每个月经周期用药5剂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理气活血方治疗痛经104例,其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46岁。病程短者1年以内,长者8年。治愈75例,显效23例,有效率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 江苏中医 1997,18(8)
醋炒柴胡、酒炒赤芍、白芍、当归、川芎、炒枳壳、制香附、延胡索,郁金、五灵脂、蒲公英各10克,炙甘草6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调肝止痛汤治疗痛经180例,其中已婚79例,未婚101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40岁,痊愈135例,好转36例,无效9例。 处方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5,14(4)
柴胡6~10克、白芍10~15克、蒲黄10克、无灵脂10克、丹参10~15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甘草3克。经前一周服汤药,平时亦可服丸药,如乌鸡白凤丸等,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治疗痛经30例,其中原发性痛经24例,继发性痛经6例,总有效率为86%。 处方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6,6(4) [NextPage] 当归10克、川芎5克、赤芍10克、延胡索贿10克、红花6克、肉桂4克、丹参15~30克、制香附10~15克、泽兰10克、广木香5克。每日一剂,文火煎。水煎取汁350ml,分2次服,4剂为一疗程。 功效:行气活血,调达冲任。 疗效观察:用痛安汤治疗痛经30例,基本痊愈。 处方来源:摘自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5,15(1)
验方组成:艾汁 姜汁 朱砂适量。 功能主治:痛经,经期腹痛 用法用量:拌匀冲热酒服 验方组成:当归藤30克 异叶南五味9克 秦香莲 黑血藤 七叶莲各15克 功能主治:痛经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附注:此病症有原发与继发之分。发性痛经,多数病人找不到病因,可能因条件反向,体质虚弱而产生;别外月经周期中激素失调,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或宫肌贫血,也可能引起痛经;亦有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子宫内膜片状脱出,精神过度紧张,不注意经期卫生等,均可引起痛经。继发性痛经,常因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所致。祖国医学认为多由于血瘀或寒凝,以致气机运行不畅,脉络阻滞,而使胞宫机能失调而得。原发性痛经,从月经初潮起即有痛经,继发性痛经初潮后经过一段时间者发生痛经。经期或月经前后腹痛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录入:5/29/00 1:44:25 PM)
组成 丹参、牛膝、红花等105克,(以下自备)白酒250克。(1剂)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益肾除痹、解郁止痛。 适用于血阏气阻,经水不畅,5天以上月经仍不干净者甚效。 用法 将上药加工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即成。行经前2天即开始饮服,日服3次,每次15克,至月经干净时停饮。连用4个月为1个疗程。(单位 1剂装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