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教授,北京、上海道培医院医学总监。
黄晓军:著名血液病专家,曾是陆道培的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陆道培:黄晓军的项目中剽窃了多名专家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31篇论文中,有14篇论文存在20处错误;将由陆道培首先创建的GIAC技术体系据为己有。
黄晓军:在事情没有最终结果前,暂不发表意见。200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在申报材料中提到,创建GIAC技术体系。
人民医院和北大医学部:黄晓军的获奖论文存在“数据有误、标注不清”等问题,但难以对剽窃一说做出明确结论。
新京报5月8日报道 昨日,著名血液病专家陆道培院士和8名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指称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存在剽窃、造假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其申报的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材料中,有部分内容剽窃自陆道培。
此前,陆道培已就此事向中华医学会举报。中华医学会指定北大医学部和人民医院的调查结果,黄晓军的论文存在“数据有误、标注不清”等问题,但剽窃之说“难明确”。
陆道培 被剽窃者不仅我一个
昨日的发布会到场专家有6位。“这完全是出于无奈之举,毕竟我们曾经是师徒。”陆道培表示,召开发布会是因为其他途径行不通了,他们才采取这种方式。
9位专家认为,黄晓军申奖论文中提及的GIAC技术体系是由黄晓军创建,且基础研究先于临床应用不符合事实。
“这个体系应该是我最早提出并命名。”陆道培认为,黄晓军剽窃的不仅仅是他的研究成果,还包括纪树荃等其他专家近20年来的科研成果。
并且,陆道培称,他们在黄晓军获奖的31篇论文中,发现有14篇论文存在20处数据错误,属于造假、篡改的行为。
发布会上,专家们列举了他们认为黄晓军学术造假、剽窃的证据,包括将黄晓军多篇论文中的数值进行比对后发现的问题。
黄晓军 暂不发表意见
对于自己认为的黄晓军剽窃造假一事,陆道培称,此前已经于2008年12月21日向中华医学会反映。但2009年1月9日,该申报依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昨日,中华医学会介绍,接到举报后,中华医学会已委托人民医院和北大医学部对此事进行调查,并已得出结果:黄晓军的获奖论文存在“数据有误、标注不清”等问题,但难以对剽窃一说做出明确结论。
北京大学医学部办公室的肖主任昨日表示,陆道培与黄晓军师生二人都为学校做出很大贡献,医学部学术道德委员会是以非常慎重的态度来调查此事。
肖主任指出,此次事件是因对学术存在不同看法引起的争议。北大医学部和人民医院很负责地组成了学术委员会和道德委员会的专家们多次调查、评判,调查过程透明公开。
昨日,黄晓军表示,在事情没有最终结果前,他不想发表任何意见。
9专家:他将老师成果据为己有
本报讯 昨日的发布会上,9位专家透露了黄晓军参加200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的申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名为“细胞因子诱导免疫耐受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的推荐书上,9名完成人中黄晓军排名第一,推荐单位为北大人民医院。
身为中华医学会常委的陆道培,2008年12月发现了黄晓军的这份推荐书。他随即认为,这个项目侵夺和剽窃了包括他在内的多名专家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
陆道培介绍,黄晓军的这个申报项目包括的31篇论文中,有14篇论文存在20处错误。更为关键的是,在推荐书中,黄晓军将自己说成了是GIAC技术体系的创建者。“这一体系的最初创建和命名者应该是我!”陆道培称,这项研究成果他此前已在国内和国际多个大会上发表演讲11次,还发表了多篇论文。
他出具了一份2006年北京市科技一等奖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这份由陆道培作为第一排名人的鉴定证书提及,“该研究创建了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GIAC-C新方案”。
“我们坚决反对是因为,黄晓军称它是GIAC体系创建者,如果这个奖项成立,陆院士这个真正的创建者反而成了剽窃者。”专家童春蓉说道。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