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陕西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患者治好病不出院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8 16:56:3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调查 病床成了稀缺资源 神木县推行“全民免费医疗”以来,先后将神木县医院等7所医院列为县级定点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5所医院为省级定点医院,此外,北京的6所知名医院也被列入定点医院的名单。 受到免费医疗的诱惑,大量的求医者涌入县级定点医院,其数量超过了能够估计到的最高数量。几天里,记者在光明路中段的神木县医院巡视看到,该医院的350张病床全部爆满。在神木第二医院,病床同样满员,为了接治住院患者,医院只好在走廊里安置了不少病床。 求医潮规模庞大,病床一下成了稀缺品,由于无法给求医者提供住院病床,许多亦应住院的病人神情黯然地在医院里等待、徘徊。 一位政府官员无奈地说:“病床爆满现象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受到免费医疗的诱惑,有的患者是生病后非等到3月1日以后来看的;有的是多年看不起病的;还有的是小病非要住院看的。” 患者治好了不出院 有些病人通过住院治疗后完全可以出院休养,可就是住着不想出院,因为他们心里有本账:他们也是经历最短四五天,最长一二十天,实属不易才住了院;而且,办理了出院手续,按规定,“免费午餐”就会戛然断供,与其回家自己花钱休养,还不如再住两个礼拜继续免费治疗。 “有些病人通过住院治疗后完全可以出院休养,可就是住着不想出院,后面的病人又等着入院,医护人员不得不与患者进行沟通。”一位医院领导说。 免费医疗提法欠妥 一家县级定点医院的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免费医疗”的提法上有点不妥,叫法上容易使群众有误解。有的群众拿着50元钱来看病,当看到实际住院的起步价是400元,许多农民是文盲,不了解政策,就埋怨政府说话不算数。 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医生们给患者用药执行《医保目录》,属于自费的,要征询病人使用意见。神木县医院骨科一大夫在给患者开药时,用了部分非《医保目录》的药品,当时没来得及让患者签字。患者没能报销这部分药费,后来患者找到该医生,医生只好为患者出了400余元了事。 ■忧虑 医疗体系疲惫不堪 “政策的推行没有顾及到公众的素质,目前当务之急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制度上设置强有力的约束,如何应对公民道德风险才是关键。”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说。 走访神木县城的几家医院之后,记者眼中的患者家属是轻松的表情和快乐谈笑。“看病不花钱”的朴实答案随着记者的问话脱口而出。 的确,在“免费”激励下,医生和患者都存在一种过度占用政府财政享受医疗服务的倾向,其结果可能会带来逆向选择,财政入不敷出,无法维系现有的医疗保障水平,最终政府会陷入两难境地。 面临公众道德风险 在民间,一些人担心,全民免费的医疗模式既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也造成医疗服务效率很低,因为不少群众住院或动一个手术,往往要长时间的排队,会使一些社会底层人群在这一制度下耽误了治疗。同时,免费医疗之下神木医疗体系疲惫不堪,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相当脆弱。 对于政策推行伊始暴露出的矛盾,对于社会各界的种种质疑,对于媒体的采访,神木县政府一直采取回避原则。记者数次前往神木县卫生局以及几家医院,提及采访内容,均被接待者予以婉拒。有官员私下说,之前想采访“全民免费医疗”的媒体很多,因为在政策执行中,发现一些问题和漏洞,需要调整,概不接受相关采访。 外界对此的分析为,“免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主政者或许已经意识到高医疗需求所蕴含的风险和压力,想低调行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