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东省中医院:中西医优势互补构建人类完美医学
作者:栗征 葛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8-15 21:41:0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事实上,这“三个作用”的发挥早已成为广东省中医院的自觉实践,并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早在2007年,广东省中医院就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治未病中心。彼时,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尚未为人熟知,很多误会让人啼笑皆非。有人把“治未病”读成了“治末病”,还有人疑惑不解,为什么要给“胃病”专门建个中心。

  作为开先河者,广东省中医院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想清楚的问题是:为谁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服务?体质偏颇状态的人群成为目标受众。所谓体质偏颇,指的是人体的中医健康状态失去平衡;疾病前状态指的是指标异常,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对这些人群,治未病中心首先进行体质辨识,除了生理方面,还特别重视精神状态。之后,根据辨识结果,运用中医药手段纠正偏颇状态。

  十多年过去,越来越多的患者经过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调理,有的渐渐消去了湿疹,有的鼻炎不再复发,还有多年不孕的怀上了孩子。起初,有的结果连医生都感到意外;如今,中医治未病的魅力和实力被越来越多的百姓熟知。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关注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既是对人类完美医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药优势之所在。

  成立治未病中心之后,广东省中医院又在全国率先成立慢病管理中心,并开设医养结合门诊,通过“未病”“已病”及“慢病”三个层次的中医健康管理体系,形成预测、预防、干预、养生、治疗、康复、养老的生命全周期健康维护链。

  分管治未病中心和慢病管理中心的副院长杨志敏认为,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不能把目光局限于某项或某几项康复技术,而是要建立完整的中医慢病管理体系。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对20余个病种开展慢病管理,初步建立起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等疾病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为1.5万余患者建档立卡。

  广东省中医院最早开展慢病管理的病种是肾病。肾病大科主任刘旭生表示,对病人的治疗不能止于出院那一刻。“我们经常讲既病防变,这是个长期过程,在医院是完不成的。”肾病科的护士会持续对患者追踪随访,定期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提醒复诊,并开展健康教育。

  除临床外,刘旭生还承担着一项重要工作。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名单,广东省中医院作为牵头单位有2个项目入选。刘旭生主持的慢性肾衰竭研究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以慢性肾脏病4~5期(非透析期)为切入点,探索安全有效、高证据级别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希望形成可供行业内推广的《慢性肾脏病4~5期中西医治疗实践指南》。前期研究显示,与西药氯沙坦相比,中药补脾益肾方能更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病4期进展。

  引进现代前沿技术,深入探索中医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促进中医药被国际认同,这是广东省中医院开展科研的重要方向。杨志敏正在寻求理论突破。3年前,她的团队开始对佛山市松塘村的村民进行健康监测。松塘村是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居民生活习惯稳定,杨志敏想通过长时间随访追踪,研究健康风险与体质之间的关系,从生物技术角度阐释体质转换的机理。目前,团队已经采集到一些样本,通过医院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合作共建的平台,正在观察不同体质人群的蛋白质组学是否存在差异,中医药干预前后蛋白质的变化,阐释疗效机制。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持续提升临床疗效。杨志敏的研究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她觉得非常有意义。获悉不同体质的生物学特征,有助于更精准、更及时地纠正体质偏颇状态,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之内。

  突破“禁区”,谁说中医做不到?

  4月,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母亲风尘仆仆地走进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的诊室。她3岁半的儿子冠冠患有白血病,近期又感染严重肺炎,住进当地医院的ICU。病情太重,医生已不抱希望。互联网上关于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依靠纯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信息带给她一线希望。可冠冠离不了ICU,她只能拍了舌象照片、带上检查结果,就匆匆上了南下的飞机。

  了解情况后,颜芳有点“晕菜”。他一再跟病人解释,中医强调望闻问切,没见到病人,给出的治疗建议不见得靠谱。但考虑到实际情况,颜芳还是根据所能掌握的有限信息开出了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之后通过微信及时跟踪冠冠的病情状况。令人欣慰的是,这次迫不得已的“远程诊疗”迅速见效。十余天后,冠冠安全出院。

  成立8年以来,中医经典科从死神手里夺回的病人不计其数。

  2010年3月,时任院长吕玉波力排众议,决定组建中医经典科。ICU医生颜芳被任命为科室主任。升职本是件开心事,可颜芳的心里却止不住的忐忑,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科室,也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先例。按照吕玉波的设想,中医经典科需要单纯依靠中医药手段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目标能否实现,谁心里都没底。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中医就是“慢郎中”,只适合慢性病和疑难病。吕玉波偏偏不信这个邪,“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过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在急危重症的救治领域,有太多的宝贵经验亟待我们去重新挖掘和传承。”

  有一次,山西老中医李可到广州会诊一位急危重症病人。病人的状况极其危险,气管插管也不起作用。经过医院和病人家属的同意,李可第一时间用了400克附子,并配合以一套完整的辅助治疗方法。如此大剂量地使用附子并不符合用药规范,但正是如此大胆的用药,才把濒死的病人抢救了过来。这件事给吕玉波带来很大触动:“我就想,中医药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我们没有学到这个本事。广东省中医院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做出探索。”

  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吕玉波的想法。用中医去碰急危重症,风险可想而知。但吕玉波下定决心要啃一啃这块硬骨头。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实践证明这条路真的走不通,医院已经准备好1000万元填补经济损失。

  秉承着“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以西辅中”的原则,颜芳开始了他在中医经典科的探索。一开始,他“压力山大”:“之前在ICU,可以插管,可以上呼吸机。突然回归中医药的怀抱,一时真有点发蒙。”为了强化中医思维,掌握真才实学,中医经典科走马灯般遍请全国名医名师讲学带教、出诊查房,整理宝贵经验,同时梳理典籍文献,逐步建立急危重症中医救治体系。李可不顾年事已高,多次来到医院指导科室建设和病人诊疗,还指派弟子齐玉茹担任学术指导老师,手把手指导科室的年轻团队回归经典中医。

  8年过去了,中医经典科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实践证明,中医药非但不是慢郎中,在处理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时反而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如治疗心衰,中医经典科以六经辨证体系为主导,阳虚水泛,治以振奋阳气,利水平喘;三阴伏寒,治以温阳散寒,扶正透邪;阴阳两虚,治以滋液救心,阴阳双补。截至去年11月,中医经典科共收治心衰1372例,治愈好转率达93.73%。纯中医治疗还能缩短心衰病人的住院天数,降低复发再入院频次和住院期间抢救次数。

  建设科室的过程中,颜芳慢慢感受到,中医药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更有效:“以前有西医药这个拐杖,你始终觉得拄着拐会走得稳一些。现在逼着你把拐杖扔掉了,哦,原来不拄拐也能健步如飞。”当然,急危重症的救治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最先进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用在每一个急危重症病人身上,除颤仪、起搏器、呼吸机等抢救设备“随时待命”,确保急性心梗、脑出血等急症患者的安全。但在中医经典科,何时能使用西医治疗有明确标准。比如感染患者72小时内若需要使用抗生素,必须经过颜芳同意。

  中医经典科的成功实践对全院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往,ICU和急诊很少运用中医药,现在这两个科室与中医经典科之间形成“金三角”,提升了全院救治急危重症的能力。吕玉波说,“后来我们还开设疑难病门诊,与中医经典科形成一条龙服务,对全院各专科起到辐射作用。”

  有些西医治疗手段逐渐被中医经典科“淘汰”。以前,为缓解患者的痛症,中医经典科经常使用止痛药。现在,脐针技术取代了止痛针,治疗痛症效果更加立竿见影。

  脐针是广东省中医院在“杏林寻宝”活动中发现的“宝贝”之一。2009年起,广东省中医院每年举办一届“杏林寻宝——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广邀拥有中医一技之长的民间高手到医院展示交流,打造中医药特色疗法与技术的“活的博物馆”和“集散地”。寻到“宝贝”之后,广东省中医院通过跟师的方式,让这些特色疗法落地生根,并加以研究提高,为传统疗法中心及其他临床科室开展特色疗法提供支撑。

  从民间汲取智慧,向西方学习科技,兼收并蓄人类文明成果,广东省中医院形成的医疗模式,对中华医学而言,是发扬光大,也是自我完善;对世界医学而言,是添砖加瓦,更是全新变革。这或许就是最完美医学应有的模样,也是最优秀医院追求的理想境界。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