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南方医科大学彭康:努力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 |
作者:彭康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26 11:06:1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健康保健和预防医学领域有先天共识和巨大结合空间,能对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发扬专科特色优势起积极推进作用。 •中医在整体上对个人的健康状态进行衡量,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健康管理,将治未病的精神内涵与现代医学的健康体检相结合,就能全面地评价人体的健康状态并予干预调理。 自2006年建院开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就开展了“中西医联合查体”和“一号两看中西医”工作,积极建设和发展治未病科,搭建以健康管理科、特需服务住院病区、慢病管理中心为主要平台的综合治未病服务区域,形成了治未病健康管理门诊、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特需住院病区和慢病管理及随访中心,始终将治未病作为其核心理念,全面推进治未病工作。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现代医学相契合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并将其发扬光大。2000多年来,众多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不断完善治未病思想使之成为中医预防保健理论体系。该体系由三个层次或三种境界组成,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其中未病先防是着力于未雨绸缪,养生防病;既病防变是料在机先,阻截已病后的变化,以防疾病进一步恶化和转变;瘥后防复则着眼于病后扶助人体正气、促进疾病康复,防治疾病复发。现代医学也正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疾病治疗”向“重疾病预防”转变,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 治未病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也有着许多契合之处。“体质三级预防学说”是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一级预防是针对个体体质的特殊性,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病因预防,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三级预防是临床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者,结合体质的特异性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内涵,中西医在健康保健和预防医学领域有着先天的共识和巨大的结合空间,在医院学科建设、专科特色优势方面将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因人制宜为治未病提供指引 中医最高境界是治未病,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如何未病先防,中医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因人制宜”等医学观点为养生防病提供了指引。 天人合一,顺应四时,调整阴阳,减少发病 “天人相应”是中医的整体观念之一。《内经》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人与自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人与动植物、水、空气、土壤、岩石、光、热等组成生物圈,其中大气对人类影响最大。一年四季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不同时序的气候变化,人类也就经受着不同气候中各种不同的光热、辐射、气压的影响。人类是生物进化序列中最高级的生命,是在与周围环境周期的适应与不适应,对立统一的矛盾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的生活起居、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无不与环境周期、日时变异密切相关。随着年月、季节、日时的更替变迁,人体也相应地呈现不同的生理节律。掌握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使之适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就能减少发病。 形神合一,调摄精神,增强正气,预防疾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即指思想上安定清静,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避免不良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就无从得病。同时,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因人制宜,体质调理,管控易发疾病风险,未病先防 “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中医体质辨识为中医体质与易发健康风险的关联性提供了重要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体病相关、体质可分、体质可调”的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和“辨证施治”的调理方案,可以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目标。 根据以上三种理念衍生而来的许多中医养生防病的方法,实践证明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维护身心健康和延缓衰老进程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顺时养生、调神养生、惜精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药物养生、针推养生等方式,以及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调整生活起居使之有规律。 因此,“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因人制宜”的养生保健理念和相应的系列措施,是源自中医几千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大数据时代下汇总得出的科学结论,值得我们弘扬和发展。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