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7.9亿!GSK之后,诺华又出售苏州工厂,跨国药企集体撤退,发生了什么?
作者:朱晶  文章来源:E药经理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9-9 9:53:5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9月5日,九洲药业公告宣布将以7.9亿元收购剥离技术与药品开发资产后的苏州诺华制药。同时,双方约定,自本次交易交割之日起5年内,九洲药业将通过苏州诺华向Novartis InternationalPharmaceutical Branch Ireland(“诺华爱尔兰”)继续供应诺华集团的三种药物产品(该等产品的适应症分别为抗心衰治疗、乳腺癌治疗以及白血病治疗)的原料药或中间体。

也就是说,本次交易后,苏州诺华将正式易主。据此前报道,苏州诺华是诺华集团2006年在中国的一项重大投资,公司地处常熟经济开发区,包括实验室,中试车间,生产厂房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总面积22.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2.865亿美元,为诺华全球用于治疗白血病、癫痫病、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创新药品开发生产原料中间体。

01.诺华:一边“甩甩甩”,一边“买买买”

苏州诺华的剥离,其实也并不令人意外。2018年,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就曾宣布,诺华将在4年内削减大约2200个职位,因为诺华准备向更复杂的生物制剂药物、细胞和基因疗法过渡。

战略的改变,决定了诺华的举动。因为制造工艺的不同,诺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出售旧资产。今年1月,诺华就宣布向全球CDMO龙头Lonza出售一家临床供应无菌生产和填充设施,与苏州诺华一样,该设施仅有10年基础。数据统计,在去年,诺华关闭或出售的工厂就有8家,并改造了8家工厂,削减了约2,000个工作岗位。

一方面,大规模地甩甩甩;另一方面,诺华也在不停的买买买。

过去的五年,诺华在瑞士投资了超过10亿美元的新制造技术,包括Schweizerhalle的流通化学平台,巴塞尔连续生产设施的扩建,以及Stein细胞和基因治疗单元等等。

9月6日,IFMTherapeutics宣布其子公司IFM Due已与诺华达成研发协议,双方将协同开发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的一系列创新免疫疗法,治疗多种严重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诺华将支付8.4亿美元以换取收购IFM Due公司的选择权。

此前4月,诺华宣布收购IFM子公司IFM Tre,首付为3.1亿美元,收购协议总额为15.75亿美元,该公司专注开发调节先天免疫系统新靶点的疗法。

所以,对于诺华来说,剥离苏州诺华只是其战略进程中的一步,而且补充协议的签订,也表明诺华在战略过渡期重新配置资产的打算。

02.九洲药业:增体量、扩产品

相比于药明生物、凯莱英,九洲药业在CDMO领域体量尚小,收购之后,直接可以获得苏州诺华现有的生产线,对扩大订单有直接影响。

另外,九洲药业在半年报中称,手性催化技术、手性合成技术都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其酶催化的新原料药仍在递交申请,收购之后,其将获得高水平高质量的拥有连续反应和酶催化反应的工艺设备,在技术上会有所提升。

在产品上也能得到扩充,半年报显示,公司目前仅切入了诺华抗心衰药物Entresto、中枢神经药物卡马西平等品种的供应链,而在乳腺癌以及白血病两个领域没有涉及。

对于本次交易,民生证券认为,两个增量品种有望加速公司CDMO板块的业绩提升。白血病药物或为Bcr-Abl抑制剂,推测为伊马替尼或尼洛替尼,两者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分别为9.0亿瑞郎和6.3亿瑞郎;乳腺癌药物可能为CDK4/6抑制剂Kisqali,上半年销售额2.0亿瑞郎,同比增长103%。

值得注意地是,诺华原本就是九洲药业的第一大客户,本次收购后,将进一步提升其在诺华全球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的地位。九洲药业也表示,未来将把苏州诺华作为一个高端研发和委托生产基地,支撑公司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业务发展。数据显示,九洲药业的海外市场业务约占77%。

另外,从IT桔子的融资数据来看,CRO/CDMO融资经历了一个火速升温和骤然降温的过程,主要表现为2017-2018的火速升温,2018年-2019年明显降温。数据上,2017年为13起,融资额为14亿,2018年为24起,融资额为53.14亿元,火速升温;到2019年9月,为10起,融资额为18亿。由于资金在收缩,所以很多初创型企业一般把资金放在后期项目,而早期项目只能搁置,直接收购也是一种管理现金流的方式。

03.跨国药企接连出售:是赶潮流?还是趋势?

值得关注地是,这不是第一次跨国外企出售在华资产了。此前7月9日,GSK中国宣布将下属苏州工厂及持有的产品贺普丁(1999年在中国与全球同步上市)将以 2.5 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复星医药,GSK曾表示关闭一些工厂和研发中心关闭是对全球资产组合的优化。

对比来看,GSK出售的是其曾经的重磅品种,彼时该品种面临专利过期、以及耐药问题和竞争对手增加导致的竞争力下降,GSK先是“以价换量”策略,到后面很难产生经济效益才将其出售。其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大厂,贺普丁这样古老的品种也影响了毛利率等经济效益指标。

过去,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药品在中国销售空间很大,但近几年,无论是在竞争对手方面,还是国家药品采购和销售政策上,都对这些“老药”产生了不利影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