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疫情冲击 近6成民营医院面临生死考验 现金流撑不过2个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看医界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3-18 0:32:4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新冠疫情爆发已经2个月有余,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随着国内疫情逐渐趋于稳定,如今各行各业也开始了复工的脚步,但是一场疫情下来,很多行业遭受的打击一时半会儿无法消散,医疗行业更甚,“广州艾力彼”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今九成医院存在资金压力,民营医院的处境更为艰难,近六成民营医院的现金流支撑不足2个月!

半数医院现金流支撑不足2个月

根据广州艾力彼对316家医院(公立204家,社会办医112家)的调查问卷显示,2月份所有受访医院的业务量和营收都同比出现了下滑。其中门诊量同比下滑40%以上的医院占比高达78.48%,下滑不到10%的医院只占1.9%。

住院量和手术量的下滑则更严重,数据显示,这两项数据的下滑比例是100%,其中超半数医院住院量同比下滑50%以上,手术量下滑60%以上的医院占比也过半。

据悉,二月以来,多数医院都关闭了普通门诊,民营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干脆不允许开门,这对医疗机构的收入无疑产生影响。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告诉《看医界》,此次疫情是超预期的,很多医疗创业者面临现金流危机,房租和人员工资开支压力,防护物资缺乏等诸多考验。

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艾力彼调查显示:94.1%的医院在疫情期间出现了现金流的同比下降,88.6%的医院存在资金压力,其中21.7%压力山大。

而在现金流上,有50%的医院现有资金支撑不够2个月,其中24.4%的医院现有的资金只能支撑一个月。这其中,现金流支撑不足2个月的公立医院占比45.1%,民营医院占比则高达的57.1%,可见社会办医在疫情期间的现金流压力更大。

大量民营医疗机构等接盘

如今国内疫情开始好转,医疗机构也开始逐渐复工,那么医疗服务业是不是就能重回正轨了呢?很遗憾,很多民营医疗机构还没熬过疫情就已经撑不下去了。

据悉,尽管目前医疗机构陆续开始复工,但很多民营医疗机构依然不敢或不能开业。在很多地区,医美、口腔等专科医疗机构依然在被限制复工的名单内,甚至有地区要求民营口腔诊所必须给每位患者做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这无异于变相关闭复工大门。此外,还有大量机构因为未达到防疫要求不允许开业,或者验收通过后因为不符合复查标准又关门……

那么成功开门的医疗机构日子就好过了吗?也不尽然,有的甚至更糟。由于疫情未退,民众依然不敢正常就医,医疗服务量的恢复还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开业的民营医疗机构还要承受因为防疫要求而攀升的成本,恢复正常盈利依旧“远在天边”。

2月26日,医疗投资人林建华发起“联合上市公司、产业基金和医疗集团并购各类医疗机构”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有近50家医疗机构的有意转让。其中,有医美11家、口腔10家、眼科9家、中医5家、儿科4家、综合医院3家、妇产医院3家、骨科医院3家、康复医院3家、护理院和医养结合4家。标的所在区域既有北上广深杭一线城市,也有南京、成都、重庆、厦门等二三线城市。

社会办医抗风险能力亟待提高

如今,国内的疫情已经趋于稳定,但国外的疫情却正处于扩散期,这导致国内也开始出现输入病例。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团队预测,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在这样的“持久战”下,如何活下去是大量医疗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虽然“公”和“私”一样面临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但显然民营医疗机构的处境更危险,甚至是生死考验。

“艾力彼”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医疗机构短期资金的补充来源上,有31%的公立医院在疫情期间可以从财政上获得补贴,27%的公立医院有银行贷款渠道,还有16%的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向供应商进行赊账或融资;而民营医院中,29%的医院没有短期资金来源,只有23%的医院可以获得银行贷款,仅有9%的医院可以从投资人处获得追加投资。

由此可见,相对于公立医院,社会办医的资金渠道更为匮乏,面对突发疫情的抗风险能力也更低,换句话说,如果医疗服务迟迟不恢复,被拖垮的民营医疗机构也许会更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