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光明日报】南方医科大学集结科研力量 探索抗疫良方
作者:黎孟枫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4-18 18:12:5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南方医科大学援鄂医疗队在抢运危重症患者。

【战疫一线大家谈】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医疗和科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疫情发生以来,在前线,南方医科大学先后派出医疗队员288人支援武汉、荆州抗击疫情;在后方,学校集中优势科研力量,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诊断治疗、药物研发、源头防控等关键难点问题,紧急开展科技攻关研究,打好科技抗疫攻坚战,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围绕快速诊断开展科技攻关。在新冠肺炎病毒快速诊断领域,研发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诊断抗体是关键核心技术。我校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团队在周宏伟教授的带领下,从1月初开始便投入到新冠肺炎快速诊断核心试剂研发之中。开发出了高度敏感的可识别新冠病毒抗原的诊断抗体,并与多家企业快速展开合作,研发出灵敏、快速的抗原诊断试剂。该试剂在疾病早期快速筛查、防控现场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合作的快速诊断产品正在国内外多个国家进行临床试验。

我校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侯金林团队与生物技术学院吴英松团队联合,快速开发了新冠肺炎IgM和IgG胶体金和ELISA的检测试剂盒。依据临床验证的结果,团队提出了抗体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有益补充。在洪湖防疫期间,共完成抗体检测8000余人次,检验结果有助于快速甄别感染患者,为指挥部提供数据佐证,保证科学决策。在国家颁布的第7版指南中,抗体检测被纳入诊断标准,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开展科学诊疗。疫情暴发时,面对激增患者和有限医疗资源的矛盾,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疫情面临的重大挑战。我校南方医院朱宏团队2月10日驰援湖北荆州洪湖,抵达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排查工作。他们仅用3天就走遍了洪湖市9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和21个乡镇卫生院及隔离观察点,迅速摸清了洪湖疫情的总体情况,拿出了“评估轻重、辨别阴阳、分类管理、科学救治”的具体诊疗方案。同时期的武汉市仍处于疫情暴发中心,重症和死亡病例数不断增加,由于缺乏针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分类分级管理措施,医疗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我校侯金林和郭亚兵团队联合武汉市汉口医院陆家韬院长团队,结合荆州的经验,就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展开研究。联合团队分析了疫情暴发初期在武汉市汉口医院住院的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患者的年龄和C反应蛋白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发现,团队构建了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ACP分级),将患者的死亡风险分为3个等级,3级风险的患者12天内病亡率为33.2%,显著高于2级风险(5.6%)和1级风险(0%)的患者。这是当时国内首个同时适用于确诊及疑似新冠肺炎人群的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患者病亡率,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全面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特征,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陈平雁团队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基于552家医院109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开展研究。研究收集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新冠疾病临床特征结构化数据,详细描述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及结局。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该文章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为新冠防控和救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紧急攻关开展药物研发。新冠病毒迄今为止仍无特效药物,我校药学院刘叔文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姜世勃教授团队携手紧急攻关,在全球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亚基的晶体结构,发现类似的来自刺突蛋白的多肽HR2P,具有抑制新冠病毒进入靶细胞、阻止病毒感染人体的活性,并发现了一个优化的多肽EK1C4,对SARS、MERS和COVID-19等多种冠状病毒都具有抗病毒活性。目前,他们正利用刺突蛋白的晶体结构,进行智能药物设计和高通量药物筛选,以合成化合物和中药单体库为来源,研究能够抑制新冠病毒进入的小分子药物,与多肽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以期应对当前和未来可能的新冠肺炎疫情。

加强源头防控开展科学防疫。科学防疫,科普先行。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第一时间吹响战疫号角。组建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小组,编写原创性科普文章“学校篇”“辟谣篇”“工厂篇”“施工建筑篇”“心理防护篇”等,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倡导科学防疫方法。

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我校公卫学院聚焦“密集型人群疫情防控精准决策的科学研究”开展科研攻关,对广东省4万余名高校学生和15万名工厂员工开展疫情防控相关流行病学线上调查,明确感染高风险人群,了解卫生服务需求,评估员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针对目前受广泛关注的无症状感染者问题,我校公卫学院联合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带领团队解析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传播风险和传播方式等重大科学问题。稿件在medRxiv进行预印版发表,以期快速分享研究成果,向世界分享中国抗疫良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