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窗口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7-12 17:15:5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三伏”是怎么算出来的?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说的就是三伏天起于夏至来临后的第三个“庚日”。“庚”指的是天干数字,一般每十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

据此推算,今年入伏时间就是7月11日。入伏后,我们经历的第一个10天叫做初伏(也叫头伏),而后,我们将进入中伏(也叫二伏)。而立秋节气过后的第一个庚日则称为末伏(也叫三伏),总体叫“三伏”。

2021年“三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

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

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

8月10日-8月19日

一般来说,初伏与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的时间则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这主要由夏至到立秋之间一共有几个庚日来决定:有四个庚日则中伏到末伏间隔为10天,有五个庚日则间隔为20天。

今年就恰逢20天的中伏,这也是从2015年起,连续第7年的加长版三伏天了。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碰上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成人及儿童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鼻炎,慢性腹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等。中医认为“遇冬则喘、遇冷则泻,遇寒则痛”都与阳气虚弱有关。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这一概念来源于中医的经典著作《素问》,其中提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认为养生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季节、气候关系密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基本可以概括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已有的疾病减轻症状,防治恶化,对于已经痊愈的疾病防止再度复发。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应用体现。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证的核心是整体观,而整体观来源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古人认为春夏为阳气蓬勃之季,要固护阳气,这种固护是指通过汤药,针灸,导引等鼓舞阳气,驱散自身寒邪,以防止秋冬季节寒邪留恋,与外界阴气呼应发病。而秋冬季节为阴气充盛之季,要防止外界寒邪过盛损伤机体阳气。冬病夏治的核心是中医“治未病”思想,治疗理念来源于中医“天人合一”思想

冬病夏治可以选择三伏贴、艾灸等中医理疗方法,有利于驱除体内寒气,固护阳气,扶助人体正气,提高身体免疫力。

冬病夏治适应哪些疾病

肺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咳嗽等;

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肠病、慢性胃肠炎、寒性胃溃疡等;

关节肌肉疾病:风、湿、寒性关节炎、肩周炎、颈腰椎病等;

妇科疾病: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等;

免疫系统疾病:体虚反复感冒、肢体畏寒怕冷等;

其他冬季、受凉后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

三伏天过不好,就很容易生病,在人体内留下病根,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等。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等生病之后再去治病,而是学会防病。

三伏天期间要做好“防”和“养”

防寒

夏季虽然天气热,但受到冰箱、空调等现代化家电的影响,我们所食所处都与寒凉脱离不了关系。长此以往,人体容易中气内虚,风寒易趁虚侵袭导致疾病,因此,大家应该尤为当心。

一是颈椎防凉: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二是喝水不要太快: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防止血容量突然增加给心脏造成负担,每次只喝100~150毫升即可,不要贪凉。

三是肠胃防凉: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大家平时要注意护好腹部,不穿露脐装、不打赤膊,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