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次增6家!高校加速布局附属医院
作者:赵小桦  文章来源:看医界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8-16 17:12:0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据了解,该学校是山西医科大学,公开资料显示,该校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医学传习所,1953年独立建校,直到1996年才正式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据悉,新增的6家附属医院均为省级三级甲等医院,分别是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眼科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和山西省职业病医院,而作为附属医院分别被明确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五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儿科医学院、眼科医学院、心血管病医院以及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其中,山西省肿瘤医院,作为大型的肿瘤专科医院,2010年便被批准成为山西医科大学非隶属性附属肿瘤医院。

而对于新增6家附属医院,校方还表示,此举不仅能解决该校“临床资源相对不足”这一“卡脖子”问题,而且依托学校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各附属医院也能够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从而推进校院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而在今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伟还曾带队赴这六所新增附属医院调研,希望院校合作实现共赢。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就与原省卫计委、太原、临汾等6地市签署委校、市校共建直属附属医院协议。其中,就包括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三所医院。

同年,据该校官网显示,临汾市人民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等7所三级甲等地市级医院或专科医院便成为山西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

一批拥有多所附属医院的医学类院校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高水平医疗需求的不断提升,部分医学类院校通过多种方式新设了多所附属医院。而作为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依托,附属医院不仅是临床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还是医学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山西医科大学拥有不下20所附属医院外,国内还有不少医学类院校附属医院数目也较多。

据《看医界》不完全统计,在众多医学类院校中,南方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数量堪称榜首。南方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显示,南方医科大学拥有高达58所附属医院,其中包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等在内的13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4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无独有偶,据官网显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数量也属前列,拥有40所附属医院,其中包含附属南京中医院、附属南京医院等6个直属附属医院,值得注意的是,剩余30多家非直属附属医院清单中,有4家医院显示“筹”。

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也有13家直属附属医院和22家非隶属附属医院,而在这30多家附属医院中,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有18家。与此同时,成都中医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数量也不下30所。

此外,截止2020年6月官方数据显示,重庆医科大学就拥有36家附属医院,而在其9所直属附属医院中,有5所是综合性医院。而截止去年9月数据显示,陕西中医药大学也拥有35家附属医院,而非直属附属医院多达31家。

对此,曾有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医学类院校与各地的医院合作建立附属关系,有在全国各省市扩大影响力的考量,并且医院就那么几家,这所高校不挂,也会有其他高校来挂。

增设附属医院应以需求为准,反对盲目

2008年,教育部和原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要求,医学院校要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体系与协调机制,拥有不少于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并确保有足够的临床教学基地满足临床教学需要,医学类专业在校学生与病床总数比应达到1:1。

在这个过程中,各地不断有医学院校与医院合作,在院校合作发展、谋求共赢的过程中,一些医学类高校挂靠有几家至数十家不等的医院。

“从客观上来讲,设置附属医院的意义若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产生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一个高校若没有能力带那么多医院,拥有那么多附属医院只会适得其反。应当根据需求进行设置附属医院。”陕西某三甲医院医生曾对健康时报如是表示。

对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还曾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标准,规范高校附属医院的设立。

而在202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曾明确提出,高校要科学规划设置附属医院的数量,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同年12月,教育部也发文,反对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强化附属医院管理。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还透露,目前,我国教育部尚未出台针对高校办多少家附属医院做出明确规定,且存在部分高校对挂牌附属医院分工不明确,对于高校挂牌的附属医院资质的审查过于宽松的情况。建议对于大型的公立医院及高校附属医院,建议实行“一院多院区”模式,将优质的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