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冠特效药来了,对中国的抗疫形势有什么影响?
作者:陈广晶、…  文章来源:八点健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1-10 8:42:2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中国新冠特效药何时来?

早在今年6月9日,美国就已经和默沙东签订了120亿美元、170万疗程的采购协议。另据《财新》周刊和澎湃新闻近期报道,默沙东曾表示将积极申请莫努匹韦在中国的上市,并正与中国监管部门进行磋商。

另一方面,来自国外的新药数据令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中国自己的新冠特效药也在加速来了。

腾盛博药的BRII-196/BRIII-198联合疗法,8月份发布临床三期研究积极数据,10月向美国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申请,这也是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

君实生物的JS026临床试验申请也在10月份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受理,另一款中和抗体埃特司韦单抗(JS016)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多中心Ib/II期临床试验完成。埃特司韦海外生产、供应由礼来负责,该药与巴尼韦单抗联用组成的双抗疗法,已在美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获批紧急使用。

10月30日,中国生物也公布了其在研的两款新冠特效药——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

在小分子领域,国内走的最快的是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今年8月份以来,也在多国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君实生物与旺山旺水共同承担全球临床开发和产业化的VV116小分子口服药物,也分别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递交临床试验申请,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申请已获批。

此外,绿叶制药子公司博安生物的新冠创新中和抗体LY-CovMab、上海之江生物的新冠双特异性抗体等也在推进中。

按照各方预期,如果一切顺利,中国本土的新冠特效药也有望很快获批。

这也会将中国疫情防控推向全新的3.0阶段——口罩、疫苗、特效药三重防护的新阶段,这在人类抗病毒历史上也是鲜有的。

事实上,中国在新冠特效药的研究领域起步很早。

根据官方信息,疫情暴发后,科技部很快就对7万多个化合物进行了筛选,最终选出40多个潜在有效化合物,抗疫早期“老药新用”的磷酸氯喹等都属于此列。

同期,在全国各地尚处于封闭状态下,张林琦所在团队已经开始了利用艾滋病病毒领域的技术储备开展中和抗体研究。

2020年4月,张林琦团队就与腾盛博药达成了合作协议。8月,腾盛博药的BRII-196/BRIII-198联合疗法在国外临床三期研究获得积极数据——837名患者中,与安慰剂组相比,住院及死亡的复合终点降低78%。且这个结果无论对发病5天内用药还是发病5-10天内用药均成立。

然而,因为中国疫情防控严格,患者量少、分散等原因,这类药物的后续研究变得进展缓慢。直到目前,BRII-196/BRIII-198仍处于二期临床阶段。

“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在中国获批,”张林琦向八点健闻表示,去年的时候,就希望今年年底能够上市,但需要按照国家要求的流程推进。

特效药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抗疫?

11月5日,辉瑞数据公布的当天,《科学》杂志上,发布的一篇社评说:“我们与这种病毒作斗争的故事似乎正在转入另一个角落。我们有疫苗,现在又有了药物可以在病程早期使用。想一想,有多少传染病我们的武器比这更多?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将这种流行病赶回老窝?让我们开始吧。”

不过,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之于中国的这场抗疫之战的意义究竟如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抗病毒药研发成功,新冠肺炎也就成了可防可治的疾病,这将大大降低公众恐慌。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流行病学专家对此解释道:“(有了这种药,)新冠就可以流感化了……打疫苗防重症,吃药治重症,死亡率降到千分之一以下,就不用严防死守了。”

曾经参加了武汉抗疫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的回答则更为干脆:“如果试验数据准确,加上有效的中和抗体和疫苗,那么疫情难题就指日可解了。”

辉瑞公布数据后,新冠疫苗企业和其他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企业的股票暴跌,然而,这种新药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疫苗和其他医疗方案的退场?

有行业人士告诉八点健闻,至少一段时间内,在抗击新冠的战线上,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互相取代。该行业人士继续解释,即使单看莫努匹韦和Paxlovid,为了防范病毒变异,两种抗病毒药在临床实践上更有可能是协同作战。

而对于疫苗,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向八点健闻表示:“特效药不能够取代疫苗,对流行病的影响,肯定只有疫苗能影响流行病的态势。”

张林琦则认为,用于新冠治疗的中和抗体、小分子药都是疫苗的互补状态。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有一种疫苗可以激发体内的精英抗体,达到终身免疫的效果。他将中和抗体比喻为抗体“精英中的精英”。

“如果疫苗能够诱导产生出更强大的精英抗体,我们就可以终生保护了。我们还在为那一天的到来在全力以赴。”

不过,无论如何,来自病毒学、临床、流行病学领域,均有专家向八点健闻表示,特效药即使无法终止疫情,也可以为与病毒共存提供可能性,从而为我们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在这个防疫形势愈加严峻的秋冬,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大国,为了防止疫情的暴发,我们坚持了两年的“严防死守“”清零”政策之后,一种只需要口服即可起效的特效药,也许终于让我们看到了政策松动的可能性。

(朱雪琦、陈鑫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