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以色列何以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创新领导者? |
作者:刘淑静、… 文章来源:火石创造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2-25 10:33:3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作为全球创新活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新兴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以色列在生命科学产业取得优异成绩。根据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约有1750家从事生命科学的企业活跃在以色列,从业人数超过84000人。医疗设备企业占比40%左右,同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肝脏疾病、癌症免疫疗法、细胞治疗等方面集聚了一批新兴科技公司,代表性企业包括仿制药企业Teva,凝胶成像和分析设备公司DNR,新型制剂公司PolyPid,被美敦力收购的胶囊内窥镜企业Given Imaging等。此外众多跨国医药公司也在以色列建立分部,包括强生、通用医疗、百利高、菲利普医疗、雅培、默克雪莱、赛诺菲等。
01 产业发展历程 历经多年发展,尤其是在过去10年间,以色列以平均每年新增150家企业的速度,逐渐形成以数字健康、医疗设备、生物技术和药物治疗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支撑全球药品研发和创新最活跃中心的牢固地位。 起步阶段,以本土龙头企业为主带动产业发展。20世纪中后期,作为欧洲移民创建的众多小型药物公司之一,梯瓦(Teva)制药通过合并收购,占据仿制药领域的龙头位置,也为以色列仿制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本土制药企业开始进行密集的创新研发活动,并在欧美进行大量并购,进一步推动以色列产业发展。 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密集出台政策,全力扶持初创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政府专门成立生物技术指导小组,为新创建的生物技术企业提供孵化器和资金支持。1995年成立国家生物技术委员会,旨在加速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推广。在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刺激下,以色列涌现出一大批生物技术初创型企业。 国际化发展阶段,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打造最佳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进入21世纪后,以色列政府启动了2000-2010生物计划,建立一批生物技术孵化区、预种子基金促进创新发展,并提供实验室和相关服务。同时,加速吸引跨国企业与本土药企合作,并充分利用外国投资,逐渐替代本国资本。 02 重点产业集聚区 《2020年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报告》显示,在1750家活跃的以色列生命科学企业中,86%的企业总部位于以色列,9%的企业选择在美国设立总部。其中,生命科学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为特拉维夫,占比16%;耶路撒冷拥有8%的生命科技公司;海法紧随其后,拥有6%的公司。 (一)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拥有约40万人口,是以色列总人口的5%,但以色列60%以上的创新创业公司却从这里成长,同时也拥有最多的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医疗器械和治疗企业,集聚包括Elron Electronic Industries等一批最活跃的生命科学投资者,拥有RAD BioMed等最活跃的生物医药加速器。2020年流入初创公司的资金超过68亿美元,使得特拉维夫的独角兽企业数量翻了一番,目前特拉维夫拥有20多家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营企业。 特拉维夫以开放创新为核心,通过谋划精准的城市定位、提供灵活高效的政策服务等措施,打造成为全球创造中心。 基于特拉维夫的城市发展历史,政府将冒险、创新和创业作为城市定位的主基调,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策略,例如举办一年一度的DLD 特拉维夫创新节,吸引了全球创新企业、跨国企业、风投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等的目光。 特拉维夫对于落地的国外创业企业员工,提供特别的创业签证,对创业企业提供风险贷款。每年赞助举行创业竞赛,对排名靠前的企业提供免费的创业空间。要求本地开设事务所的全球顶级跨国企业给予初创企业相应的参观、辅导与学习机会,通过增加信息交换路径激发初创企业灵感和发展动力。 (二)耶路撒冷 全球知名调查机构Startup Genome发布的《2020年全球初创企业生态系统报告》,将耶路撒冷评为全球生命科学初创企业第六大最佳生态系统。AI、大数据分析和生命科学领域作为耶路撒冷的主要产业力量,在生命科学领域,耶路撒冷聚集了150多家初创公司,拥有希伯来大学、哈达萨医学中心、Shaare Zedek医学中心、赫尔佐格医院、JCT-列夫学术中心等以色列最著名的医学和学术机构,并在耶路撒冷生物技术园和哈霍兹维姆高科技园形成产业集聚。 其中,耶路撒冷生物技术园作为耶路撒冷最主要的生物医学研发企业聚集区,附属于希伯来大学,紧邻希伯来大学医学院和哈达萨医学中心。哈霍兹维姆高科技园成立于1970年,位于耶路撒冷市西北边缘,是耶路撒冷高科技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基地。该园区入驻了许多国际医药企业和本土医疗公司,例如Teva、Omrix Biopharmaceuticals、Medinol、Rafa Labs等,还有数百家中小型生物医药研发企业。 此外,耶路撒冷提供各种平台支持生命科学初创公司,例如,位于哈达萨医院内的Biohouse提供创业实验室;位于希伯来大学内的BioGiv为生命科学公司提供共享实验室空间。 03 产业发展经验 作为生命科学产业创新先行者的以色列,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创新的产学研机制、成熟的融资体系支持等经验,尤其在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上,对于国内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不计得失的政府支持造就初创企业的温床 注重顶层设计。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色列政府就明确将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作为新兴技术产业领航领域优先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90年代初出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计划来重点支持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项目;1995年成立国家生物技术委员会,为政府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咨询。21世纪,启动2000-2010生物计划,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研发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创立“风险投资基金”;实施《促进工业R&D法》,加快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 注重机制创新。1974年设立以色列特色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制度,为创业公司提供良好孵化环境和研究基金支持。采用“贷款非资助”策略促进企业更新换代,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研发和商业化阶段风险。如果创新成功,企业要将2年内销售收入的3%上交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如果创新失败,企业则无需返还科研借款,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和科研经费损失。目前,以色列经济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管理的资金支持项目包括研究与发展基金、磁石基金(自1994年始)、科技创业基金(自2001年始)和科研孵化项目(自1991年始)。 (二)产学研融合发展,完善的科研成果商业化转化机制加速本地创新能力产业化 拥有丰富的高端人才储备。以色列每年对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9%-12%,推动希伯来大学等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本国约65%的生命科学研究工作,5所技术学院和10所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在医学、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进行高强度的研究开发工作。除了本地人才资源,前苏联和欧洲等地的高素质犹太移民也为以色列注入人才活力。近年来,众多跨国药企管理背景的人才回流到以色列,使得其本土企业具有更加创新性的战略眼光。 拥有成熟的科研成果商业化转化机制。以色列的每所大学均有自己的科技转化公司,为科研和发明成果进行商业分析、专利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此外,以色列还拥有活跃的技术转让组织,帮助科研人员、早期项目投资人、商业伙伴之间进行交流,对于学术成果的商业转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耶达公司和梯瓦制药工业公司一起发现并发展了可舒松(Copaxone,醋酸格拉替雷),并成为梯瓦公司最畅销的产品。自可舒松于1996年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以来,魏茨曼学院凭借知识产权从销售中大约获得了20亿美元。另外,来自以色列理工学院治疗帕金森症的革命性药物—雷沙吉兰片(Azilect),通过该学院的技术转让部门实现了商业化,生产许可同样交给了梯瓦公司,并于2014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 (三)注重全球资源利用,构建开放发展产业格局 开展全球范围内的基础研究合作。以色列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都有着广泛的合作。以色列从1996年起就加入了欧盟的多个研究创新框架项目。在2012年,以色列的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和特拉维夫大学一起被选中作为整合结构生物学基础设施的七大核心研究区之一,与法、德、意、英等国的顶级研究机构并肩,位列欧洲研究基础建设战略论坛的七个中心之内,这 7 所主要负责生物医学方向。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细胞结构生物学领域为泛欧洲用户提供尖端医疗设备、技术和人员,以维持欧洲在这一关键领域的顶尖竞争力。 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合作。1992年以色列政府启动Yozma计划,由政府出资1亿美元创建10个风险资本基金,通过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向初创企业注入资金,现在该基金规模已超40亿美金。目前以色列共有多家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天使投资,为医疗相关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其中外国资本的融资逐渐替代本国资本,在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的风险投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例如纳斯达克一直是以色列生命科学公司公开融资的主要来源。根据公开信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80多家以色列公司中,有40多家是生命科学公司。过去10年里,以色列生命科学公司在纳斯达克融资约47亿美元,其中近80%发生在2014-2015年和2018-2020年两个时间段。 04 小结 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国内各地培育新动能、抢占新科技的核心领域。2016年以来国内各省相继提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并强化“一把手”责任,打造产业集群。 在此过程中,如何走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循环的新路径,可以充分借鉴以色列特色发展经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与趋势,立足全球,精准定位,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整合资源、统筹发展、构建系统化、体系化的路径谋定思路,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和资金的集聚引领作用,进而打造协同创新的生态,才能推动产业跨越发展。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