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英国医学杂志》为何聚焦针灸
作者:徐婧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3-21 20:49:4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英国医学杂志》执行主编卡姆兰·阿巴西说:“该专辑文章探讨了我们要如何改进针灸研究,以及针灸研究作为一种可用的疗法对于中国乃至于全球医疗工作者而言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顶级期刊关注针灸是一种导向

“在这样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是一个导向,它可以引导更多人来关注和研究针灸,尤其是更多一流专家来关注针灸发展的瓶颈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许能贵坦言,这次《英国医学杂志》聚焦针灸研究,对针灸的传播和研究意义重大。

目前,针灸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针灸证据的缺乏影响着其在国际传播应用中的深度和广度。在强调循证决策的时代,证据质量如何,证据与实践的关系如何,是否能够转化为临床、医保或政策决策,以及该如何转化利用,都成为影响针灸发展的问题。

“随着针灸在国际上的推广和使用,国内外针灸治疗方式的差异加大。国内医生非常重视针刺手法、个体化治疗、医生经验;而国外则注重舒适化针灸,针灸从业者多是全科医生、整脊师以及护理人员等。”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表示,近二十年来,关于针灸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陆续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刊发数量远远超过了生物医学的其他领域,然而,这些研究结果与针灸临床实际疗效的关系仍是国内外专家讨论的焦点。为此,针对针灸的疗效受哪些因素影响、针灸临床研究该如何开展、针灸有哪些优势病种等问题,专家开展了系统研究,在总结现有针灸研究证据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者应注重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并给出研究建议。

“影响针灸疗法临床应用和走向世界的主要就是两大问题:是否确有疗效和如何产生疗效,其对应的就是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许能贵认为,目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针灸的疗效问题。虽然针灸在我国已经应用了数千年,但如果真正要得到国际主流医学的认可,还需要开展足够数量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和循证评价分析。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表示,针灸在国际上受认可程度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其作用机制还有待更好地研究。针灸有如此好的疗效,我们应该找出更翔实的证据来证明,这是推动针灸以及中医药发展的必答题。此次系列研究文章在医学顶级期刊的集中发表,正是一种好的尝试,可以引起更多专家的重视。

系列研究旨在推动针灸在全球高质量发展

此次“针灸研究”专辑的系列文章关注了哪些内容?景向红介绍,系列文章针对不同主题分别开展了研究,证实针灸类型、治疗频次及结局指标类型等是针灸临床研究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明确了针灸RCT(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和实施面临的三个独特方法学挑战;形成了针灸RCT研究的方法学国际专家共识;绘制了针灸治疗77种疾病的证据图谱,明确针灸优势病种和潜在优势病种;评估涵盖中西医、国内和国际涉及针灸的133部临床指南,以及433条推荐意见,评价了指南和推荐意见的临床实用性;加强针灸卫生经济学研究,更好地支持医保决策。

该专辑由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发起,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张誉清领衔组稿,联合瑞士、美国等9个国家48家单位的109位国内外中西医临床专家、循证医学专家、流行病与统计学专家、卫生经济学和卫生政策专家共同参与,对目前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价、临床实践指南及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方法学建议,形成专家共识,形成系列文章。

此专辑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主任黄璐琦院士的大力支持,他一直致力于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注重与国内外循证医学优势团队合作,对针灸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尤为关注。“虽然针灸卫生经济评价证据已被中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广泛用于支持医保相关决策,但是这些证据依然存在缺少对混杂因素和长期效果的分析、报告质量较低以及对决策情境适用性较差等问题。”黄璐琦说,建议各国的医保决策部门应当更多地重视针灸卫生经济评价证据的应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应当更多地支持针灸的卫生经济评价研究;卫生经济学家应加强与临床专家之间的合作,开展更高质量的研究;研究过程和报告应当充分参考相关指南和规范。

景向红表示,专辑的发表推动了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药与循证医学的整合、应用和实践,为针灸在全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针灸专辑作为一个完美的范例,向我们阐明了循证医学无论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还是几千年前的疗法,都可以产生极有力和公正的证据。希望这一专辑能为当今及未来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指南制定者及卫生经济学家提供借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杰出教授戈登·盖亚特说。

针灸国际化之路仍需凝聚学界努力

针灸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针灸国际化之路仍需凝聚学界努力。

“在这次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目前针灸学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对于疗效较为确定的疾病领域,依然在重复发表大量的低质量临床研究文章。其次,依然存在较多针灸疗效尚不明确的疾病领域。”张誉清表示,鉴于此,建议开展任何一项临床研究之前,应该首先进行系统综述和循证研究,确定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刘保延表示,针灸已经不仅是中国的针灸,而变成了世界的针灸。作为中医人,一要自信,二要自强。对于针灸的疗效,我们要有自信。与此同时,我们要拿科学的数据把疗效展示出来,说明白、讲清楚针灸的疗效,这就需要现代人的智慧,需要我们将针灸特点与通行的临床研究原理结合,在临床研究范式、评价方法、组织模式上有所创新。

“此专辑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以中国学者为主,所分析的数据中,中国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占近95%,临床实践指南占26%,其他为国外涉及针灸治疗的指南(包括西医)。”景向红说,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的针灸学者在推动针灸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针灸的发源地,中国的针灸学者更加义不容辞。

与会专家们认为,虽然针灸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但针灸学者们要有坚定的信心,锐意进取,为针灸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