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炎-癌”转化 癌症早防早治新突破口 | 国家科学技术奖特别报道
作者:王建影 通…  文章来源:健康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2 16:10:3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该项研究由南方医科大学黎孟枫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尹玉新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周伟杰教授和夏来新教授、中山大学蔡俊超教授共同参与,围绕“炎-癌”转化过程中正常细胞如何癌变成肿瘤细胞、癌前病变如何形成并具有何种核心特征,以及癌变细胞如何适应并改造炎症微环境等核心科学问题开展了近20年的深入系统探索,解析了癌变早期未知的生物学环节,提出了细胞炎化机制促癌效应的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早期遏制细胞癌变的潜在新策略。

此项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理解癌症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视角,通过揭示炎症与癌症之间的联系,提示可以开发新的干预措施来预防或延缓癌症的发生。例如,针对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开发药物可能为预防某些类型的癌症提供新途径。为了进一步探寻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背后的故事,健康报记者对黎孟枫教授进行了专访。

 

黎孟枫教授(左二)和科研团队成员讨论肿瘤靶向治疗耐药难题

聚焦肿瘤发生核心科学问题

健康报:研究正常细胞如何转化为肿瘤细胞,对于肿瘤的早防、早治有何重要意义?

黎孟枫:癌症是人类健康长期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癌症早期和晚期患者的生存预后差别巨大,但遗憾的是,过半的癌症患者在初诊时就已被确诊为晚期。目前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靶点、方法和策略均十分有限,已有治疗方法的疗效也不甚理想。因此,肿瘤防治的根本依然在于早防、早诊、早治。

人们渴望实现肿瘤的早防、早诊、早治,但临床上尚难以做到,原因是“早”的科学内涵还不十分清楚。过去对肿瘤发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正常组织和已形成肿瘤的组织,未能深入剖析肿瘤形成前后的细节。因此,研究正常细胞如何癌变成为肿瘤细胞的过程和关键事件,是肿瘤发生理论的核心科学问题,更是实现肿瘤早防、早诊、早治的重要基础。

健康报:肿瘤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关键因素中,您为何选择对炎症开展研究?

黎孟枫:目前,人们已经知晓基因突变是正常细胞癌变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很多测序数据表明,癌变前的正常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常携带相同的基因突变,由此可见,从正常到癌前,以及癌前到癌变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驱动事件。其中,持续的炎症环境被认为是促进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一些慢性炎症本身就能引起正常细胞的基因突变。

炎症微环境还提供了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信号分子,能通过影响机体免疫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目前肿瘤病理学上明确的若干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息肉状腺瘤是研究肿瘤发生的重要模型,其病理同样表明肿瘤发生与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经历了“正常细胞—癌前病变—肿瘤细胞”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炎症与癌前病变密切相关。这两个阶段的炎性微环境如何形成、具有何种特征和作用等还缺乏研究,也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