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玉树地震,中医药参与抗震救灾 |
作者:谭康敏 …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19 8:46:1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应用中医药技术指导意见 闭合性骨折 1.就地取材,临时固定。可选用夹板、木板条、树皮、树枝、绷带、布条等作为临时固定材料。 2.注意固定物的松紧度及有效性,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一般固定最好超过上下两个关节。 3.有技术条件时,应及时以手法整复,然后予以外固定。 4.如固定后疑有血管、神经损伤或受压时,应松解固定或解除外固定。 5.外固定后上肢应悬吊胸前,下肢应避免负重,抬高患肢。 6.可用活血化瘀中药外敷消肿。如七厘散、跌打丸等。 单纯软组织损伤 1.单纯软组织损伤时,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内服可用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加减,外敷可用七厘散或云南白药。 2.肿胀明显者,可加用利水消肿中药,如用四妙丸内服外用。 3.疼痛明显者,可加用行气止痛中药,如元胡、三棱、莪术,外用止痛膏。 创伤后并发症 1.创伤感染 在抗生素不足的情况下可应用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 2.挤压综合征 注意保护肾脏功能,在无透析条件下可考虑应用淡渗利湿中药治疗。如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薏苡仁、黄芪等。 3.褥疮 注意卧床患者的护理,防止发生褥疮。如用红花加酒精浸泡后外擦预防。 4.深静脉血栓 可应用活血利湿通脉中药治疗。如鸡血藤、地龙、水蛭、三七、泽泻、黄芪等。 在灾后防疫工作中,要注重发挥中药汤剂预防疫病的作用。如清瘟败毒饮,或用黄芪、黄连、黄柏、板蓝根、大蓟、小蓟、大青叶等。 在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中,要积极利用当地的医药资源,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8年5月16日发布) 地震灾后伤病康复要点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优势,为抗震救灾医疗救助提供科学实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对汶川大地震灾后伤病康复中医药相关技术提出了如下建议: 软组织损伤 伤后采用制动、冷敷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处理。伤口处严禁按摩和热疗。并用双氧水消毒伤口,如有出血时,可覆盖干净的纱布,加压止血,外涂生肌玉红膏、生肌散、七厘散或云南白药等成药。 感染创口和感染性开放性骨折康复 地震致伤的创口及开放性骨折,多因严重污染,虽经早期清创或扩创,但免不了一周后发生感染、化脓,包括截肢术后、各种手术后创口感染以及褥疮。均可按感染创口辨证论治。 肿疡期:选用三黄洗剂,外敷如意金黄散 (《医宗金鉴》方),辨证内服仙方活命饮或五味消毒饮。 溃疡期:选用八宝祛腐生肌散(《救伤秘旨》方)或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方),煨脓长肉,促进创口修复。辨证内服养血补肾汤药。 闭合性骨折和关节脱位康复 已复位外固定的骨折、脱位,应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练功康复法,根据不同部位骨折合理练功,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步。未复位的复杂骨折,力争在二周内给予正骨复位。对已行手术内固定的骨折,可按骨折三期辨证内服中药,以利骨折愈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已行手术探查或内固定,出现不全性截瘫者,尽早应用针灸疗法及推拿疗法,促进脊神经功能恢复,并预防肌肉萎缩。 颅脑损伤及其它复合性创伤康复 对神经功能障碍,应用针灸、推拿疗法、 辨证内服中药。对胃肠功能紊乱,针灸配合辨证内服中药。 心理康复 情绪反应:害怕:“我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我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无助感:“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我将来该怎么办!……”;悲伤、罪恶感:“上天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我真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可用以下调适方法: 适度用神:不要过多思虑,事情已经发生,不如让自己平静下来,调养身体,应对日后的生活。 一吐为快: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 寒暄问候:暂时把自己从悲伤中转移出来,问候一下周围的亲友和邻居们。 顺其自然:当情况无法逆转或改变时,不如顺其自然,坚强走好以后的每一步。 以意引导:积极自我暗示,多看看周围那些坚强乐观的人们,生活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摘自2008年5月第16卷5期《中医药管理杂志》)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