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州少年打甲流疫苗后患脊髓炎病危
作者:记者 蔡胜…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2 15:06:5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3月24日,信息时报报道市民李爱红打进市长热线,向时任市长的张广宁求救。李爱红称,15岁的儿子王伟俊于去年12月10日在学校注射甲流疫苗,约3个星期后,王伟俊双腿失去知觉,家人怀疑是疫苗导致。张广宁当即要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医院探望了解情况,并表示当务之急是医好孩子的病。

     前日凌晨,王伟俊被送入重症病房,其家人一日内收到医院3张病危通知书。昨日下午,多名专家会诊的结果是,王伟俊将在CT检查后决定是否进行手术,而病人获救机会渺茫。

     15岁跆拳道教练双腿瘫

     15岁的王伟俊,如果没有患上脊髓炎,今年他也要和同学一起参加中考。其父亲王瑞琛介绍说,儿子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平时不用父母操心。王瑞琛说,儿子11岁开始学习跆拳道,“教练打一套拳给他看后,他就能打出八成。”王瑞琛自豪地说。后来王伟俊每逢周末都在仑头小学教学生跆拳道。

     然而现实很残酷,去年12月10日,学校组织打甲流疫苗。在打完疫苗后3个星期,王伟俊开始抱怨右脚麻痹,父亲怪他在电脑前坐得太久,让他要多走走。1月16日,王伟俊忽然告诉母亲,自己已经一天撒不出尿,右脚也越来越疼,走下楼梯腰都挺不直。王瑞琛决定带儿子到医院。走到半路,王伟俊告诉父亲,自己的左脚开始没有知觉。王瑞琛背起儿子,向医院走去,这一走,儿子至今还没有回过家。

     王伟俊被送到医院后,经检查,医生称怀疑是胶质瘤。王瑞琛说当时听后脑子一片空白,不相信平时蹦蹦跳跳的儿子会有恶性肿瘤。1月20日,王伟俊又转院到珠江医院,经过反复检查,最终确认是脊髓炎。2月4日,王伟俊转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朋友对王瑞琛说脊髓炎属于病毒感染,家人于是怀疑是由注射的甲流疫苗引起。李爱红随后向越秀防疫站和卫生局反映,“他们的答复是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是由疫苗引起。”李爱红称当时一家人已经走投无路,为给儿子求医,家里已经举债10万元,但儿子的病情依然毫无起色。于是,3月23日,她打市长热线求助。


     最大愿望:重新站起来


     王瑞琛说,住院后王伟俊下半身已经完全失去知觉。由于打激素,王伟俊脸部胀大,双腿却出现萎缩。儿子很懂事,很配合医生的治疗,一直表现得坚强乐观,“我们知道他接受治疗很辛苦,但他都没有喊苦。”

     李爱红说,儿子住院后有时会要求母亲做他喜欢吃的东西,“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再站起来。”打通市长热线后,广州市和越秀区的民政局都送来慰问金,儿子也从2楼针灸科转到5楼神经科进行救治。最让王瑞琛欣慰的是,上个月,他拍打儿子腿上的穴位时看到有反应,夫妇俩仿佛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都很开心。奈何命运弄人,就在上个星期,王伟俊开始出现呕吐,病情恶化。

     会诊:获救希望渺茫

     昨日下午,广州市卫生局组织多位专家在病房进行会诊。记者看到,会诊结果是“急性脊髓炎,继发性糖尿病,呼吸暂停……”专家会诊建议一栏写着“先做CT,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手术”。参加会诊的医生称,“像王伟俊的病例,还是第一次见到,病人颅内很可能大量出血。医院将为病人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抢救,但获救的希望非常渺茫。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会成为植物人。”

     家属问到病人患脊髓炎是否与注射的甲流疫苗有关,专家称目前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难以确定是否与疫苗有关。下午4时到5时是亲属探视重症病人的时间,记者陪同家属来到监护室的过道,隔着监护室的窗户,记者看到病人脸部瘦弱,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嘴上戴着呼吸机。李爱红撕心裂肺呼喊着儿子的名字,然后晕倒在地,家属搀扶着她,一步步离开重症监护室。

     有学生打疫苗出现反应

     昨日下午,记者向王伟俊的班主任梁老师了解到,去年12月注射疫苗后,班上另有一名同学出现不良反应。“第二天他(另一学生,林同学)早上上课说头晕,我带他到校卫生室,卫生室的医生打电话向卫生局询问,卫生局的人说是正常反应。后来该同学休息两节课后,就已经没事。”记者随后采访林同学,该同学称确有此事,并称至今身体并未感到不适。

     梁老师说,去年12月学校组织打疫苗属于学生自愿,不但需要家长确认签名,而且还要校医把关,因为学生如果一个月内有发烧感冒的症状并不允许注射疫苗。“当时王伟俊的身体健康,学校的体检他的身体都没有发现问题。”

     无法确认是否由疫苗引起

     记者采访了广医二院的专家,该专家称脊髓炎属于神经受创的疾病,一旦发病很难根治,该专家同时表示,“由于脊髓炎是由病毒感染形成,疫苗有引发脊髓炎的可能性,但无法确认是否就是由疫苗引起,依照目前的科学水平无法确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