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伪娘并非心理病态,专家解读伪娘现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综合南宁晚报等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2 13:35:2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近日,一场选秀活动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伪娘”的大量入侵,他们凭借着出位的打扮、女性化的表演,出尽风头。其中最红的选手人之一称“著姐”——他原名刘著,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却因化烟熏妆、穿蓝色丝袜和高跟鞋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信息时代从来不缺乏争议的话题,“伪娘”话题之争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人们的日常生活袭来。在这个阴柔化打扮已呈渐渐流行趋势的同时,“伪娘”不可避免地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伪娘”们是否心理病态?仅仅是外表“娘”或是对自己性别不满?

  网友称刘著为“伪娘”,“伪娘”一词来自日本,指的是本是男儿身,但容貌、穿着、动作、声音等各方面都像极了女孩。伪娘是一种心理疾病吗?伪娘是不是同性恋?针对网上铺天盖地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新乡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佐明教授。

  “著姐”是易性癖

  刘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生理上是男孩,但心理上完全是一个女孩。刘著的爸爸也承认:“著著从小就很像女孩子,这个我们也担心过。”对于刘著一直女装打扮这件事情,他一点也不避讳,“还记得他很小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剪头发他就会不开心好长一段时间。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有那种倾向了吧。”到初中的时候,刘著已经开始刻意留长发了。

  陈佐明教授告诉记者,按照媒体描述的情况,刘著应该是一种易性癖。这种人群在心理上是女性,而在生理上是男性,这就是心理与生理性别刚好相反的情况。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打扮成异性的装束,有改变性别的要求。刘著就是如此,他穿女生的衣服觉得很舒服,穿男生的服装却不自在。记者注意到,刘著虽然表示自己不希望做变性手术,但实际上是担心手术带来的风险,他内心还是希望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女性的。有数据显示,易性癖的发病率为1/14万~1/10万。

伪娘 伪娘

刘著 

女刘著与男刘著

  有网友提出刘著需要看心理医生。那么,刘著患有心理疾病吗?陈佐明教授说:“在我国,易性癖目前暂时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而在西方国家,易性癖被认为是正常现象,或者称之为特殊群体。”今年2月,法国卫生部发布消息表示,易性癖在法国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法国正式将易性癖从精神疾病的名单上剔除。据介绍,易性癖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显示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属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男女都有,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一般来说,易性癖不算是患了心理疾病,这一群体也很少求助心理医生。

  据了解,变性手术是目前对易性癖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外科医生在术前必须仔细排除这种易性的想法是否与某些精神疾病有关,并要仔细说明术后可能受到的环境压力。

  伪娘不等于同性恋

  陈佐明教授指出,易性癖和同性恋都属于性心理障碍,但二者不能简单画等号。

  在诊断易性癖时,需要与同性恋和异装癖区别开。同性恋者的性伙伴关系中,是从自己的生殖器上得到快感,没有切除外生殖器的要求。而易性癖者的性伙伴关系一般是追求自身心理上的满足或心身合一,往往不让性伙伴触碰自己的外生殖器,有改变生殖器的要求;易性癖者虽然也像异装癖者一样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但完全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觉得自己就是个异性,因此在穿着异性服装时并不引起性兴奋,而异装癖者则在穿着异性服装时,伴有引起性兴奋、得到性满足的特点。

  有网友调侃说,2010年的“快乐男声”是伪娘集体出动,没有一个加强连,也有一个加强排,本是清一色男子汉,却本意或者故意地做出女儿态。陈佐明教授说,舞台上的反串和易性癖不同,要区别开来。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中国传统戏曲有反串的传统,比如男旦造就了很多大师级戏曲家,如梅兰芳。如今比较有名的反串演员有李玉刚。2010年“快乐男声”集体出现的伪娘,除了刘著,基本都是反串演员,他们都具有正常男性心理特征,只不过在舞台上扮成女性而已。

  有网友说刘著是人妖,专家更不认同。人妖的性心理正常,对自己的男性性别认识清楚,只不过为生活所迫,从小服用雌激素,促使皮肤光滑、乳房发育、外生殖器萎缩,外表看起来像女性一样。

  伪娘一词起源于日本,日本演艺界的伪娘更是泛滥,比如内山怜也、春莱爱等,这些伪娘大多是反串演员,只有极少数是像刘著一样的易性癖。在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易性癖艺人是韩国的河莉秀,经过手术整形,河莉秀已经彻底变身为女性。

  易性癖或与童年经历有关

  易性癖产生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传统认为与其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有的父母生了个男孩,却偏偏想要女孩,于是违背客观事实,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别认知心理被扭曲而导致易性癖。“目前学术界推测易性癖和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有关,比如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等。”陈佐明说。

  但是,也有易性癖者幼年期受过父母正确的性别教育,女孩穿女性化的服饰且被父母教育表现文雅温柔的一面,男孩穿男性化的服饰也被父母教育表现勇敢大胆的一面,但是易性癖者本人拒绝接受父母的性别认知教育,坚决要求内外都表现出异性化喜好的特点,因此,传统认为易性癖者与父母幼年性别教育不当的说法其实是不全面的。目前国外有个别科学实验已发现部分易性癖者的易性癖倾向与大脑组织结构有关。还有另一个说法,认为胎儿在母体妊娠期内激素分泌不当,导致先天易性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