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医生不拿回扣引发众怒 卫生局发文称其有精神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4 9:01:3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有医生表示,纪委介入调查期间,医院里“人心惶惶”。不时有医生被纪委的人叫走。不少人抱怨,杨国梁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害了医院。那段时间,医院的营业额明显下降,有医生甚至称几乎下降一半之多。

    “医院经不起折腾。他再折腾下去,名声毁了,病人少了,我们喝西北风去?”杨国梁的一位同事说。

    这个有着400多名职工,年营业额5000万元左右的医院,拥有中级职称的医师,月工资2500元左右,而初级职称的,月工资仅2000元左右。回扣被一些人视为工资收入之外必要的补充。

    杨国梁的一个朋友说,那段时间,杨总是向他抱怨,医院的人都在骂他,他被大家彻底孤立。为此,平时不爱喝酒的杨国梁还学会了喝闷酒。

    这个出生在山东滕州农民家庭的内科医生,10岁就上中学,16岁考上位于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1999年,杨国梁从部队转业后到中医院上班。之前,他还曾研究过一段时间中医,并用毛笔手抄《黄帝内经》,自称在手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古人的智慧。

    2002年,他到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后结业时,科研组对其考核意见中注明,他的考试成绩分数最高,95分。2004年,他拿出一个偏瘫治疗方案——卒中单元模式。这个治疗方案被一些专家称为偏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其后,他还在权威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文章。

    “他是一个非常善于研究的人。”杨国梁的一个医生朋友评价,杨国梁喜欢鼓捣是出了名的。他自己设计为病人做康复治疗的器械,一个个零件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然后请师傅做。那一段时间,他和车工焊工混得挺熟。最终他鼓捣出10多个发明专利,其中6个专利已公布,其余的已通过初步审核。

    即使现在,这位背负着骂名的内科医生,还经常加班加点。“半夜经常看到杨大夫办公室的灯亮着。”一个老病号的家属说。

    病人和病人家属对这个年轻医生的印象也不错。在他的助力康复设备没有使用之前,给病人做康复绝对是一个体力活儿。一个偏瘫病人的家属称,到杨医生的办公室做康复时,几乎每次都看到他汗流浃背。

    据同事说,杨国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几乎很少见他与同科室的人说说笑笑,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在杨国梁的一位同行朋友看来,杨国梁在人际关系方面近乎单纯。坐在一起,他们几乎不谈论世俗之事。专业之外的说笑,杨几乎不发言。因此,他们交往多年,他很少听到杨谈他自己在单位中的种种待遇。有时候他感觉和杨在一起“挺闷的”。

    曾有医药代表开玩笑问杨的这位同行朋友,“杨国梁是不是有病呀?”这名医药代表与杨国梁也挺熟,曾多次找到杨,但都被杨拒绝。

    “像他这么优秀的人,早就应该升职了。他就败在不懂人际关系上。他是有才不风流。”杨国梁的这个朋友说。他自己与杨同龄,现在已是一个科室的负责人,副高职称。而杨仅仅是中级职称,还未被聘用。

    不过,在杨国梁的一些同事中,他的才,有时流露出来的是“自以为是”,甚至有些“霸道”。与杨国梁同一科室的一名医生说:“杨医生开的处方,我们都不能动。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徐某被调离神经内科后,杨国梁的待遇有了转机。他被院方宣布为神经内科暂时的负责人。但一年半过去了,院方仍然没有下达任命文件。

    杨国梁的办公室里,摆着两套他自己制造的专利产品。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两面康复病人送来的锦旗。

    有病人来做康复时,他就过去调试机器,问问病人的感受,他们就那么随意聊着。这个时候,他是一名慈祥的大夫。没有病人做康复时,他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埋头做点自己的事。

    举报风波还未停息,他的坏名声也依然背着。今年7月,他与徐某的爱人先后两次发生争执。口水仗后,院方对两人均进行处罚。杨国梁不服,认为院方不能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最终在反映问题无果的情况下,杨找到媒体,并将背后的事抖落在公众面前。

    为此,他在外界获得了一个“反回扣医生”的好名声。

    但是,在医院内部,一些医生对他的怨恨却在滋长、“发酵”。前几天,他的一名同事两次冲到他办公室,责问其为什么要将回扣的事发布在网络上,还找记者来采访。杨还声称,此同事甚至扬言要打他,惹得一些病人家属前来围观。

    最后一次,他报了警。“警察也解决不了我的困难。”随后,杨国梁呆呆地站着,一言不发。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