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自供血”能否救世?最佳供血方式默默无闻12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大河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3 8:21:3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用血紧张、采血难,再次把用血方式的效率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在事关用血安全的“窗口期”技术检测难题短时间内难以破解,民众无偿献血也并不踊跃的当下,能否找到另一种用血选择?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政府提倡、临床实践的“自供血”方式能否担此大任? 

  一场大型手术下来,没用一滴别人的血 

  手术切口外流的血,通过仪器即时过滤后回输病人体内 

  11月19日,郑州市骨科医院16楼手术室。21岁的陈升(化名)被实施全麻后,主刀医生开始给他做脊柱侧弯手术。这是一种创伤面积很大的外科手术。 

  切口处,血汩汩外流,麻醉科医生用吸引器将这些血送入一个大透明罐子——自体血储存罐。血从储存罐里旋即被送入一个如传真机般大小的自体血回输机,内置的无菌海绵对血液进行初步过滤,去掉杂质和有害菌体的鲜血在回输机内开始快速离心、过滤、清洗……层层处理后的健康血液通过静脉重新输入陈升的身体。 

  手术过程中,输血指征动态监测仪始终在监测着陈升的血色素状态,一切正常。 

  “我们把所有能收集到的血液通过血液回输机处理后都回输给了他。”郑州市骨科医院麻醉科主任李学婷说,像陈升这样的手术,没输一滴血库异体血,这在以往不可想象。 

  投入临床一年半来,郑州市骨科医院这套价值30多万元的血液回输机已为100多位患者进行过自体血回输。作为郑州市唯一一家纯外科医院,该院的血液配送量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一直排名靠前。使用自体血回输机后,该院使用库血数量明显减少。 

  在骨科医院,像陈升一样,在接受大的创伤手术以前,病人及家属多数愿意选择自体血回输。每次手术以前,主刀医生在给病人及家属下达《手术通知单》时,会在医嘱一栏的备注中注明建议自体血回输,尤其是施行大的创伤手术时。所谓“大”,多是指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出血多、用血量大。但凡这个时候,医院都会建议病人选择自体血回输,既经济又安全。 

  “安全说”并无争议,“经济说”则是相对而言。相对于大型手术的用血量,使用自体血回输是很便宜的,但与一般手术的用血量相比,则显得“不划算”。 

  一袋400毫升的库血使用费在420元左右,但使用自体血回输机,则需1600元以上。自体血回输按次收费,仅一次性耗材费就是1560元,无论回输多少血液,只要打开机器就是这个价,因为耗材全是一次性的。 

  自体输血经济又安全,专家期待“批量应用” 

  血液中心欢迎各种互助性献血,病人自体输血更是为医学专家所提倡 

  陈升的家属对自体血回输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比较满意。“刚一听,1560元是有点贵,但是我们的手术用血量得要3000毫升左右,库血一袋420元,7袋就得2940元。不算其他费用,仅用血我们就省了1380元。主要是安全,而且病人恢复快。” 

  “自供血”是什么?与异体血相比有何好处?医疗技术是否支持?临床上能否实现人人可用? 

  人们期待的“自供血”在医学界包含两种解释,一是家属亲友互助型献血,二是病人自己给自己输血。前者由病人亲友、医院和血液中心共同参与得以实现。而后者则需病人、医院和血液中心三者联手完成,甚至更多的时候只是病人和医院两方来做的事儿。 

  11月17日,记者从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获悉,在家庭互助献血中,不管是儿女还是近亲、远亲甚至朋友,都是可以来献血的,家庭互助献血本身就是一种无偿献血的方式,血液中心持鼓励态度。 

  家属亲友之间的互助献血目前有两种选择方式,一是“等量置换”,二是“专血专供”。等量置换是指与病人血型不同的亲属朋友给自己病人供血时,因为血型不同不能专门使用在自己亲人身上,血液中心会在血库里给病人调剂等量的同类血型的异体血供给医院。“此类情况大多发生在血液紧张时期,血液中心鼓励亲友互助,目的是扩大血库的储血量。献血者不论血型是否相同,献血后立即发给医院等量的血液。家属献血后,可持献血证到所在医院,为病人换用所需的等量血。”而专血专供则是指同类血型的亲友在血液中心献血时,明确指定此血的使用者,血液中心会将此袋血直接供给指定医院的指定病人。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专业供血机构,无论是采血技术还是储血设备,血液中心可以配合公众对各类用血方式的科学选择。亲属朋友间不管是“等量置换”还是“专血专供”,从血站采血到临床用血,均能实现在两天以内完成。 

  事实上,血液中心欢迎的是各种互助性献血,而医学专家更提倡的“自供血”在临床使用上只有一种:自体血回输,也就是自体输血。 

  因为用血紧张和输血风险从来就是个世界性难题,并非中国独有,各地均在寻找更安全、更科学的用血方式,其中,自体血回输能够大批量应用于临床便成为医学专家共同的期待。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