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国务院朱幼棣司长写书抨击医改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都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7 12:29:0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在61岁这一年,过了退休年龄却依旧在岗的他,却因一本抨击中国医改徘徊不前的《大国医改》,颠覆了他多年谨小慎微的官员形象。
从2001年至今,朱幼棣在国务院研究院社会政策司司长的岗位上呆了十年,被吴晓波形容为“高级幕僚”。过去几十年从未对现实政策有过公开言论,在61岁这一年,过了退休年龄却依旧在岗的他,却因一本抨击中国医改徘徊不前的《大国医改》,颠覆了他多年谨小慎微的官员形象。 南都周刊记者_许十文 北京、广州报道 实习生_雷顺莉 摄影_邵欣 作为前新华社中央组组长,如今的国务院研究院社会政策司司长,61岁的朱幼棣终于写起了政论。过去几十年,他从来没有对政策的现实公开发表过任何文字。 朱幼棣曾经写过关于珠宝鉴定的册子,也撰过大散文风格的《后望书》,而新近的《大国医改》,是他的第一本政论式著作,也成就了他“最痛苦”的一段写作经历。 在北京,跟很多中央机构的司长一样,朱幼棣出门没有公务车搭载。在朱妻眼中,他还是个谦和的人,不抽烟,不喝酒,喜欢钻研书法、文学地理。 朱曾经感慨道:“中国古代官员多作家、诗人,但现世却没有这样的人。” “朱幼棣写政论,我一点都不惊奇。他要写的话,就会写出核心观察来。”他的老朋友,曾一起在新华社共事的财经作家吴晓波说,朱幼棣曾经是个跟在中央领导后面写行踪和指示的红墙记者,也是个“行将绝种的文人官员”。 朱幼棣参加过不少中央政策的调研和内参工作,吴晓波形容他是“高级幕僚”。朱也深谙中国各种各样的问题,背后少不了具体部门千头万绪的利益驱动。“我不想做揭黑类的畅销报道文学。”这个顶发稀疏的司长,说话的时候,眼镜下有一双静默的眼睛,总是若有所思的样子—“但我看到的,是最核心的事实。” 譬如,他直接写道:“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药品从生产文号的报批、流通、定价,进入医保目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进入医院,一直到医生开出处方,几乎每一项行政审批,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些潜规则,都可能滋生腐败,弥漫着不正之风。”他甚至直言,“怪不得有人称卫生部长是中国医院的‘总院长’,或中国‘公立医院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朱幼棣曾想用“十年徘徊”来命名这本书,以表达心中对现实的无奈。复杂、现实而沉重的题材,使这个“核心知情者”,有点筋疲力尽的感觉。 在两年前出版的《后望书》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为朱幼棣作序。此书中,朱幼棣记录了很多陈年往事。他走访、回顾了在大建设中被毁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点。在记录三门峡大坝使古城潼关毁灭的历史时,他站在黄河边发出感慨,“胸中升起一种苍凉、无奈的情绪”。 而在写完《大国医改》的时候,他又有了另一种强烈的伤感:“比较伤,很受伤。我想是因为我们心忧?但我们是没法忧的。” 然后他哈哈大笑起来。 《大国医改》作者,国务院研究院社会政策司司长朱幼棣
切肤之痛 朱幼棣的童年是在浙江黄岩度过的,出生书香世家,长辈不乏有名望的官员。1957年,他8岁的时候,父亲突然被打成“右派”,在黄岩城内教书的母亲受到牵累,被调到乡下小学任教,朱幼棣的生活环境从城市换到了农村。“就在那一年,我的想法一下子就变了,人也成熟了起来。” 而后,朱幼棣的父亲在劳教农场劳动,母亲全身浮肿,得了肝病,医院的治疗手段简陋至极:每天打一针葡萄糖,但母亲竟奇迹般地活过来。朱说,自己也得过急性黄疸肝炎,靠祖父每天两碗的“茵陈汤”,也得以康复。 从1983年开始,朱幼棣进入新华社,开始其“高级幕僚”的仕途。1995年,朱幼棣任职新华社政治室主任(“中央组组长”),开始跟着领导去外地考察,后来又在山西省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任职,从2001年开始担任国务院研究院社会发展司司长。 在这几十年间,中国的医疗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朱幼棣年少时,中国农村缺医少药,中草药更多地得到采用,还出现了世界闻名的“赤脚医生”。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的卫生医疗开始了市场化,新的检测设备进驻各大医院,“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等医疗服务被人们广为讨论,药品厂家纷纷升级换代。 到今天,他形象地描绘,“在中国,(公立医院)有无须回报的政府投资,有固定资产、运营费用和一定的人员工资补贴等优惠政策,有国有银行的大量贷款可用于发展。同时,还有种种检查收费、卖药暴利,可充分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怪不得有人称卫生部长是中国医院的‘总院长’,或中国‘公立医院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医生们开始专注于赚钱的1990年代,朱幼棣对医改的想法还比较朴素:“我只是觉得穷人因病致贫是很大的问题。医改能做的,应该是将最穷的人拉一把,这是最应该做的,其他的体制分配也应该这样做。” 这来源于朱幼棣在扶贫办—“最多机会见到真实民情的中央机构”—下基层的调研工作。譬如,曾经在新疆,当他看到一个生产队队长家里连一件家具都没有的时候,塞给了生产队长两百块钱,生产队长变得非常激动—他们从来没见过面值100元的钞票,并要把他们唯一的财产—一只羊,宰杀来招待朱幼棣。 “这些人怎么可能看得起病呢?”朱幼棣回忆起来还很感怀,“即使是一年交几十块钱的‘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他们都交不起。我们能不能为穷人提供一些免费的药品?”直到现在,朱还一直在不同的文献中探讨国家基本药物,“免费药”的可能性。 朱幼棣甚至还会怀念“赤脚医生”:“他们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即低水平、广覆盖、体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的可获得性方面,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当今的中国医疗卫生,自然不是他理想中的这个样子。 世纪之交的中国,医疗改革结束了“大争论”的时期,确立了产权改革的方向,以及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但朱幼棣直言,至今中国依然是“以药养医”,这是医改前进的主要阻力,也是医德沦丧的核心根源。 他自己就有切肤之痛。2002年,朱的父亲住进了一家“有如大型超市”的三甲医院。治疗期间,主治医生问朱幼棣的妹妹借过车去上课,而医院每隔一两天就通知交钱,“否则停药。”药是没有停过,但78岁的老人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大输液,心脏不堪重负,出现心衰症状,最后挂着针去世,其时病房里却没有医生。 “也许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搞清医药和卫生的真相,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