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广东海岛麻风院结束87年使命 疾病偏见犹存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重庆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24 10:26:5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有事业编制 也招不到厨师 人们对麻风病仍有偏见 为了迎接大衾岛搬来的44名麻风病人,泗安医院一年前就开始翻新宿舍楼。 然而,面对95%的病人二级以上畸残,60%的病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如何照顾好他们,让泗安医院院长徐耀华着急:“护工请不到,谁也不愿来;请炊事员有事业编制,只要有厨师证,第一年月薪2000多元,一年后转正至少3000多元,我们医生拿多少,厨师就拿多少,就这个条件,也招不到人”。 “大家对麻风病还是有偏见,”徐院长说,“痨病是在出现特效药50年后,人们才不歧视;麻风病的特效药出现了20多年,这就是说还要30年,人们才不会歧视麻风病。” 搬迁故事 在海岛生活80年 95岁老人首次搬家 台山大衾岛,一个孤悬在海上的麻风村岛,至今已有87年历史,上千名麻风病人曾在岛上接受治疗。昨天,岛上最后的44名麻风病人搬离海岛,来到东莞泗安医院。44名麻风病人平均年龄78.5岁。这是中国年龄最大的麻风病人第一次搬家,也是全国第一次麻风病人集体大搬家。广东省卫生厅疾控处吴景赠副处长称,这是“幸福广东”对麻风病病人最给力的行动。 54岁邝景华: 再不能出海打鱼挣钱了 95岁的邓居南被抬进病房后,老人意识清醒,说话流利,直说“这边条件好,环境好”。15岁离开茂名老家,在海岛生活了80年,老人第一次搬到新家。 搬到新家,44名病人大多很开心,环境变好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只有54岁的邝景华心情郁闷,“再也不能出海打鱼,再也没法挣钱了”。 邝景华说,他在海岛上住了30多年,有自己的小渔船、渔网,天气好就出海打鱼,“有时候能抓到螃蟹、大鱼,一天能卖1000元;运气差时,一天也能赚十块八块。” “没有收入,我不是怕自己吃苦,我很简朴;我挣的每一分钱我都寄回家给89岁的老母亲用;老母亲和我弟弟住,但我弟弟自己都养不活,一个月才900元。来的时候,我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老母亲。”这几个月他吃不好、睡不好,一直在发愁。然而,邝景华还是跟着搬了过来,“国家还要照顾更多的人,我也只能自力更生再想法赚钱了。” 76岁孙添洪: 离开前去老友坟头除草 76岁的孙添洪感受到泗安医院的热情,在新房里走里走去,在新房外的鲜花处留恋,老人开心地笑了。然而,笑容背后暗藏的是他的心酸。 去年1月,记者上大衾岛时,在房子背后的墓地里,年迈的孙添洪正用锄头仔细地为一座新坟除草,这里埋葬的是他最好的朋友、刚去世的谢维德。“他是孤儿,等我们搬走了,就没人来看他了。” 这次从大衾岛搬走,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去了,临走前,他又去墓地给老友的坟除草培土。“谢维德是中风死的。他活着时,都是他照顾我,我对不起他啊,没有好好地照顾他,只能把他的坟做得好一点,这样我的心里才好受点。” 老人的眼眶中渗出泪水,“这里条件好,生活也会好,如果他也在,就更好了”。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