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医院招聘假病人陪诊 能逼真演出16个病种症状 |
作者:薛马义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5 10:26:4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得知不用打针动刀,父母才放心 作为一个完全正常的人,却要没病装病,还要给没有经验的医学生们问诊,标准化病人这一职业,自然受到了不少质疑。 卢啸虎告诉记者,当初在得知他报名参加标准化病人时,父母表示了反对。因为他父母以为医学生会把他当实验品,要在他身上打针开刀什么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我做的只是模拟演出各种病症,接受医学生一些简单的查体问诊。”在彻底了解这一情况后,卢啸虎的父母最终还是支持了他的选择,也对这个职业有了重新的认识。 据卢啸虎介绍,对于他目前的这一神秘职业,现在他们班的一些同学都知道了,还有他的导师和朋友,都支持他的这一选择。“他们现在也想来尝试一下,准备今年报名参加呢!”记得有一次在校车上,有个女生看到卢啸虎就直呼她认识他。“我一下子蒙了,她接着说,你就是那个演病人演得很像的那个人,上次去考试的时候你演得太像了。”卢啸虎坦承,没想到他的表演经历,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能通过这个被别人认识,感觉也蛮好的。” 不过,令卢啸虎尴尬的是女朋友的态度。因为每次做完标准化病人后,女朋友都会来“关心”一下他,而最关键的问话,就是当天有没有被进行查体,被几位女医学生查体了? 回应质疑 通过“假病人”会培养出假医生? 对于标准化病人的出现,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人就认为,标准化病人就是“假病人”,而通过“假病人”培养出来的医生就是假医生。 “与书本考试相比,标准化病人属于活体考卷,更能锻炼和反映出我们的实际能力。”苏州大学医学部05级临床七年制学生邓玲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标准化病人”只是一种辅助化的教学手段,为医学生模拟了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邓玲慧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临床实习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去医院问诊,一群同学围着一个病人,由一个同学主问,其他同学辅问,效果不是很好,许多同学都没能够参与其中。另外,对于临床问诊,大多数病人都非常抵触,生怕没有经验的学生会给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记得在大四的时候,有一次临床问诊时,上午老师与病人及其家属都沟通好了,但到中午的时候,对方却突然拒绝了。”邓玲慧表示,由于医学生没什么临床经验,在真实的病房问诊时,经常无法准确询问病情,结果还会被病人牵着鼻子走,误判病情。而“标准化病人”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接受培训后,可以很准确的描述病症。“‘标准化病人’一大特点就是他们每次只表演一种病,这对医学生准确掌握一种病的典型诱因和症状将大有帮助。” 对此,孙书方表示,“标准化病人”只是医生培养过程中的一环而已,并不是说通过了“标准化病人”实践考核后,医学生就能做医生。“这只是医学教育中的一种辅助训练手段。医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医生,还要在临床上进行大量的实践,而标准化病人只是为他们在此前的学习中,增加一些实际经验而已。” 丁晓林则认为,“标准化病人”不是假病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模拟病人,经过培训后,他与病人的病症所表现出的症状是一样的,即使是某些表现不出来的症状,他们也会补充出这一环境。比如身体的温度,这一点“标准化病人”是模拟不出来的,他们就会问诊过程中,提前告诉学生病人的体温。 孙波 薛马义 文/摄 ■链接 苏大医学部招募第二批“标准化病人” 条件:年龄20周岁至65周岁,身体健康,性别不限,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对医学教学具有浓厚兴趣;会说普通话,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工作责任心强,记忆力强,有耐心,根据教学安排能提供相应的时间;学历大专及以上者优先考虑,本市户口优先考虑,有表演经历者优先考虑,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有医学背景的人士优先考虑。 招募程序:本着自愿原则,所有应征志愿者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经过报名、培训、面试、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该研究项目。培训、面试及参与研究项目工作的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