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专家称南海未受污染海鲜可以放心食用
作者:曾颂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16 21:46:5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爱吃海鱼的广东人,近期被日本核泄漏闹得没了胃口。羊城晚报记者日前在广州市内的市场调查发现,本在销售旺季的海产品零售销量明显下降,不少市民还通过短信、网络劝告亲友“忌吃海产品”———这样的“核恐惧”是否有必要?羊城晚报记者走访相关专家,他们给出的回答都是“不必要”。

  “黑潮”成为天然屏障

  大海互通互联,不少人担心,受污染的海水会不会流到中国,影响国内渔业?

  核泄漏发生后,位于福建厦门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进行海域监控。该所负责人表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海域有一股被称为“黑潮”的洋流,构成海域的“天然屏障”,使福岛污水只会东流,难以西进中国海域。

  从走向看,“黑潮”确是上天赐予中国的厚礼。它是北太平洋副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又称“日本暖流”,由北赤道发源,经菲律宾紧贴台湾岛东部进入东海,然后经琉球群岛,沿日本列岛南部向北行。“黑潮”因海水“深蓝似黑”而得名,其水温较高,给日本带去暖湿的气候。

  “说‘黑潮’是中国的屏障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能下定论,说核污染就完全到不了中国海域。”第三海洋研究所林茂15日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达极为谨慎,“因为洋流的变动很多,比如表层的海水还受气流的影响,不排除有风把海水吹到中国海域。‘黑潮’能起多大的保护作用,需要研究。”

  至少到目前为止,南海还没有受影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15日凌晨,南海巡航监测点的辐射量并未超过国家标准,放射性物质水平也与历史监测水平相当。

  市面海产品多产自本省

  “黑潮”流向令人安心,但生物是可以“逆潮而动”的。有市民担心,会不会有污染海域的鱼逆流游入中国?会不会有受辐射的浮游生物被小鱼吞食,然后大鱼吃小鱼,一层层递进入中国海域?

  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邱永松认为不会:“日本海域的鱼一般不会游到中国海域来,中国海域的鱼也不会过去,鱼不会跑那么远的。”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调研员黄伟健则直言,忌吃海产品“太多虑”:“省内的海产品大都是本省产的,像大亚湾、闸坡渔港、湛江港湾都是优良渔场,只要南海没有被污染,就不会有问题。”

  黄伟健表示,市面海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活鱼,多是近岸网箱养殖的,以冰鲜鱼为饲料,也有部分用人工饲料;一种是冰鲜鱼,比如很多红衫鱼、白鲳鱼都是渔船捕捞的,但作业海域也多在南海。

  “不过现在流通那么发达,市面从外省、外国进口的水产也不少。多宝鱼广东省内少生产,主要从山东、辽宁进来,有些可能从台湾、香港进来;龙虾多数是澳大利亚来的,流通环节要加强监管。”黄伟健提醒。

  留意巴特鱿鱼和秋刀鱼

  邱永松也表达了对远洋渔船渔获的担心。

  “国内每年很多远洋渔船去西北太平洋捕鱼,都是大公司的船只。五六月份就是捕捞旺季了,他们捕的鱼还是运回国内卖,进国门要检测。”邱永松介绍,如果检测关没有做好,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因为放射性物质沉积在鱼体内,不能像沾有辐射烟尘的蔬菜一样“洗洗就掉”。

  邱永松强调,未来几个月要强化检测西北太平洋北海道渔场的海产品,如巴特鱿鱼和秋刀鱼。但眼下市民购买的巴特鱿鱼和秋刀鱼,多是上一个渔汛的产品,可以放心食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