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郎酒被指暗购散酒勾兑 或重蹈秦池覆辙
作者:记者 马艺…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24 23:43:5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近日,有媒体称郎酒暗中收购散装酱香白酒,暴露出其产能不足等问题。财经中心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郎酒集团确实面临产能不足等隐忧。

  被曝暗购散酒勾兑 价差达30倍

  有媒体报道,在酱香白酒主产地贵州仁怀,多家酿酒作坊称郎酒厂曾经在他们那里收购散酒,价格在15元-16元透露,春节前,郎酒厂派灌车赴仁怀收酒,自己的车不够用了就从当地雇,一个车队从茅台镇拉着原酒开往二郎镇,场面很壮观。“那一次集中收购,数量大概有数千吨。”数位仁怀当地作坊主称。

  财经中心向仁怀市经贸局求证此事,一位欧姓负责人婉拒对此事作答。

  记者统计了多家购物网站所售“红花郎酒十年陈酿53度”白酒的价格,均在500元左右,若按15元/斤的收购价算,价差竟高达30余倍。而“红花郎酒十年陈酿53度”价格则接近900元。

  产能渐显不足 或重启上市计划

  记者从郎酒集团官方网站获悉,2011年郎酒销量突破100亿元。在销售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产能不足隐忧渐渐显现。

  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2012年将有一个产能达1.5万吨的酱香型酒厂投产,投产后,郎酒的酱酒产能将提高到3万吨。如此推算,2011年郎酒酱香型产品的产能应为1.5万吨,若按酱香型产品销售额为70亿元计算,郎酒去年的产能则应达到2万吨。面对0.5万吨的缺口,业内质疑,或有外购散装酒混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对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透露,去仁怀购买散装酒进行勾兑在酒企中并不算什么秘密。

  记者试图联系郎酒集团,核对2011年产能等数据,但截止发稿时,对方宣传中心仍“忙于会议”,未做出回应。

  另据中国经营网报道,“郎”、“红花郎”两商标已经于2010年完成转让,并于2011年8月29日全部变更完成。变更完成后,两商标已在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名下。再通过企业改制让汪俊林成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从而令汪实现对郎酒商标的间接持有。这样一来,郎酒生产性资产和商标资产的最终控制人均是汪俊林,合并到发行人名下冲击IPO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

  无独有偶。上世纪九十年代名噪一时的秦池酒厂,在曝出白酒勾兑丑闻后,因无法支付高额的广告费而被“压垮”,最终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