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探访医院产科医生:孕妇再哭再闹都要笑脸相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8 10:16:3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此时的刘芸已全身水肿,哪怕是一点灯光刺激,都会让她不停抽搐。为了她,妇产科几乎全面出动:韩凤珍等在产房抢救,其他骨干如杜娟、胡小平等教授,临时组成一个团队,讨论治疗方案。 由于病情严重,治疗并没马上见效,刘芸的不安瞬间“引爆”了一旁精神高度紧张的丈夫,忍不住在楼道大吵大骂。 护士长王晓云见状,立刻叫人把这个焦虑的男子带进办公室,并请来一位主任专门解释刘芸的病情和诊断情况,好不容易才平复了他的情绪。 早上7时,刘芸病情趋稳,医护人员长舒一口气; 8时,韩凤珍和黄夏艳开始出门诊。这一天,韩黄搭档处理了将近60个门诊孕妇,这大概是今年的平均数。从怀孕到产后全负责 孕产妇和新生儿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死亡,产科医生必须将情况从区级到省级层层上报 既是妈妈,又是产科大夫,韩凤珍很明白,孕育生命是女人的人生大事,十月怀胎的漫长过程,对孕妇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孕妇怀孕时的许多想法和做法并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理解。 “孕产妇和产科医生的关系也不能用普通的医患关系去诠释。”韩凤珍坦言,她的确遇到不少极端的病人,“一些人认为,怀孕是本能,不以为意;另一个极端是过于紧张,还有的病人非常抑郁。” 这天,记者恰好碰上一个。 病房内,大多数准妈妈为了图清爽,早早理了短发,而任晓菁还留着乌黑的长发。她面容姣好,曾是文艺单位“台柱”,自怀孕后,看到自己体态改变,一直郁郁寡欢。住进来待产后,她几乎没给过“室友”好脸色看,也常对丈夫发火。 碰面时,她正要求丈夫挪床。短短1小时,挪来挪去了好几次,总是不满意。王晓云轻轻走到她身边,问,“睡得不舒服吗?” “这里太脏,怎么都不舒服!” 任晓菁情绪有些激动,还自顾自地往地上扔了几个纸团。护士长王晓云安抚了一下,走到她丈夫旁,低声说了两句。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因怀孕而抑郁的准妈妈。”工作了20年,王晓云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样的孕妇如今非常普遍,刚刚我就是让她丈夫做好心理准备,包容她,同时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产前、产后这段非常时期。” 情绪平复后,任晓菁到试教室上了第一节疏导课…… 不过,最让产科医生头疼的是“不听话”的孕妇,比如已经怀孕38周的刘紫玲。由于体内羊水少,心动过速,韩凤珍告诉她,随时要做好剖宫产的准备,否则极有可能胎死宫内。 可刘紫玲死活不同意,“家里人都说了,一定要痛了才生,不能剖!” 韩凤珍无奈地摇摇头,又一次晓以利弊,“孩子是你的,如果真的胎死宫内,你考虑过后果吗?”医生们连哄带劝,可刘紫玲就是不听,怕影响她情绪,医护人员只好暂时离开。 “一会我们还得回去劝,如果出问题就麻烦了。”出了房门,韩凤珍马上吩咐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到底,“因为按照治疗周期来算,产科是全院治疗周期最长的科室。 从孕妇怀孕的那一刻起,直到分娩后第42天的300多天时间里,产科医生要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全权负责。如果孕产妇和新生儿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死亡,产科医生必须将这一情况从区级到省级层层上报。 也正因如此,产房里的“母子平安”远远不够。问题往往从出产房那一刻才开始出现,人间百态也由此上演。 那天夜里,王晓云刚拿到新生儿的血型结果,马上犯难:孩子的妈妈是A型血,孩子的爸爸是O型血,婴儿的血型却是B型。“只要稍微有点生理卫生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个孩子并不是产妇丈夫的亲生小孩。” 好几天都顾不上女儿的王晓云本想早点回家,可为了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尤其是孩子父亲出现过激行为,王晓云只能时刻监控着病房,甚至通知了安保人员。 医护人员又这样守了两天一夜,直到这个家庭顺利办理了出院手续,大家紧绷的神经才松弛下来。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