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虚假医疗广告不仅是在谋财,更是在害命!”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31 9:59:3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1 钟南山院士被代言咳喘药,吴孟超院士被代言肝病药。只要能让老百姓相信,虚假医疗广告什么头衔都敢用 今年两会期间,有一则广告让钟南山院士气愤不已:《军事大参考》、《环球文荟》、《军事周刊》等多家报纸同时刊登广告,说由他领衔100多名中科院院士研制出咳喘专用药“克咳圣方”。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中招”了,2012年他就莫名其妙地成了“紫茶颗粒”的代言人。 被代言虚假医疗广告,不只是钟南山一人。3月1日,一项名为“随手曝光虚假医药广告”的微博签名活动,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活动由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和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副教授余可谊共同发起。最近,他们发布的《基于调查的真相》显示,被代言的医疗界专家和院士还有不少:刘昌孝院士被代言“正奇消渴降糖胶囊”,吴孟超院士被代言“肝斯平”,李兰娟院士被代言“肝斯平”,甚至已故的裘法祖院士也被代言“七叶神安滴丸”。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被代言“蔬菜胶囊”,厂家胡编《吃菜养心》,冒用胡大一之名出假书进行宣传;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被代言“肝斯平”;多位糖尿病治疗专家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医师向红丁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教授被代言多个糖尿病治疗假药,如“青钱柳降糖神茶”、“唐百龄胶囊”、“清唐基胶囊”等。 说起“代言”虚假医疗,国医大师李辅仁直呼“代人受过、受不了、伤不起”。这位94岁高龄的全国政协委员直言,目前虚假医疗广告危害巨大,不仅导致许多人受骗上当,连他也“中了枪”。许多虚假医疗广告冒用他的肖像及名义做广告,甚至以“李辅仁”的名字开了公司、注册了商标。 钟南山被代言,是因为有人需要“权威专家”出面,讲解其“神奇功效”;国医大师李辅仁被代言,是因为有人需要“老中医”的幌子,增加广告药品的“神奇”性。有的虚假医疗广告还在正规学术机构的基础上改头换面,靠“权威机构”来增加可信性。例如,有的广告中声称某人是 “中国医学会”专家。实际上,我国只有“中华医学会”,不存在所谓“中国医学会”。 只要能让老百姓相信,虚假医疗广告什么头衔都敢用。例如,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股神巴菲特、权威医学专家等。还有一些其他行业名人也被无辜代言:S.H.E被代言不孕不育医院年历广告;小沈阳被代言安全套;林心如被代言处女膜修复广告;漫画大师宫崎骏变成“妇科专家”;可爱的美羊羊被代言堕胎广告…… 2012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179083例,是2011年的2.2倍,是2010年的2.45倍。庄一强曾做统计,报纸类医药广告大约40%是虚假或者疑似虚假广告。 2 虚假广告的受害者主要有两类人:一是经济条件较差的慢性病人,二是老年人。他们容易相信“权威”宣传,从而上当受骗当小王来到北大医院男科中心时,医生张志超看到的是一只烤黑烧焦的阴茎。此前,小王看到一则免费检查前列腺炎广告,便到一家民营医院检查并治疗,经过烤电等治疗,阴茎被烤坏了。由于阴茎坏死,2/3都被切掉了。 虚假医疗广告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贻误病情,造成身心上的伤害。面对被虚假广告误导的患者,张志超内心很不是滋味。“其实,前列腺炎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理疲劳反 应,从而出现尿频、尿急等前列腺炎症状,可以自行恢复。前列腺炎同普通的感冒一样,是一种很平常的病症,无须将其放大而过度治疗。”他说。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邹大进教授微博爆料:72岁的老汉患糖尿病已8年,平日血糖稳定,后听信广告忽悠,买来药品服用。三天后夜间发生精神错乱,打人骂人,家属不知何种状况,送至急诊,以为是精神病。有位医生给他测了血糖,发现属于严重低血糖,输糖后一切如常。 还有一些商家夸大或伪造医药产品疗效,聘请观众演员当患者或者冒充专家做虚假宣传。而很多媒体不顾法律规定,对这些虚假医药广告大开绿灯,纵容这些虚假广告坑害病人。一位老人执意要买治疗视力下降的“好视力”产品,认定能够治疗白内障。老人像是被洗脑了,亲人们谁劝就骂谁,还骂子女不孝,说自己节衣缩食白拉扯他们了,闹得家庭不和。 “虚假广告常常是由演员假扮医生,发布伪科学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坏了医生的职业形象。虚假医疗广告利用专家的权威效应行骗,使得普通百姓对这些产品深信不疑,到头来不仅伤害了专家的名誉,还激化了医患矛盾。” 余可谊说。 庄一强介绍,虚假广告的受害者主要有两类人:一是经济条件较差的慢性病人,二是老年人。由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将希望寄托在宣扬药到病除的“特效药”上。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对医药产品缺乏判断,极易相信报纸、电视上的“权威”宣传,从而上当受骗。 “起初只是想提供一个平台,网友上传有疑问的医药广告,由专业医生来进行辨别,虽然力量有限,但也能让一部分人免于上当。” 余可谊这样解释创办“随手拍虚假医疗广告”微博账号的初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大声疾呼:“虚假医疗广告不仅是在谋财,更是在害命!” 3 虚假医药广告屡禁不绝,症结在于监管不严。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自身形象,充当虚假医疗广告的“保护伞” 自2007年1月正式实施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不得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不得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不得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但是,很多违规广告却借助于网络大行其道。 在网络搜索引擎上,有很多大医院被利用,知名专家被冒充。而对于那些所谓的专家,患者很难去核实他们的身份和资质。“祖三训降糖贴”刚刚在央视“315晚会”上被曝光,原来的网站打不开了,可是通过百度搜索,原有结果的下方竟然出现了另一个“祖三训降糖贴315权威官网”。 《关于搜索推广中的违法医疗广告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禁售虚假药品信息通过搜索引擎死灰复燃;竞价排名为“虚假”药品广告打开方便之门;竞价排名为“山寨”机构提供推广途径;搜索引擎为违规医疗广告提供推广。 虚假医药广告屡禁不绝,症结在监管不严。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指出,广告发布归工商部门,药品审查归药监部门。广告管理部门不负责审查医药内容,内容审查部门又无广告监督处罚权,权力的分散为违法医疗广告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庄一强说,一些媒体的公信力丧失。很多普通百姓尤其是年老受众过于相信媒体,而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自身形象,充当虚假医疗广告的“保护伞”。 对媒体广告监管的弱化,是虚假广告泛滥的重要原因。庄一强直言,一些监管部门与媒体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媒体刊登违法广告,工商部门象征性罚点款。由于罚款额度太低,根本起不到惩罚作用。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