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16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提升中医药总实力 |
作者:记者 马骏…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1 9:32:4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最大的中医专项,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和各省、市整体发展规划。 日前,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获悉,16家基地建设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目前已顺利完成阶段任务,通过了阶段性评估,在临床服务、科研人才、国际影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尤其对于长期以来困扰中医药发展的临床疗效问题,16家基地的探索研究非常具有意义。比如,对一些重点病种,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可以把出血性中风的死亡率降低5%,致残率降低10%,中药辨证论治慢性胃炎总有效率提高到83%,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阴转率提高到23%,这些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水平的数字,除了医学进步上的重要价值,对我国这样13亿人口的大国,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战略:普遍成为地方发展战略重点,为中医药国家战略实施奠定基础 以基地为抓手,各地普遍成立省级领导小组,国家和地方良性互动,提供保障 基地建设项目自启动以来,被纳入各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省级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并作为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各地在成立基地建设省级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以基地为抓手,由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并提供保障,形成良好协作和共同扶持的局面。 其中,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直管医院的基地建设通过联盟和协作单位等方式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势资源,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规划愿景和组织领导体系,形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省局、专家指导组、督导组和各基地之间紧密联系又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指出,“基地建设项目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建设中着力提升,打造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国家基地”。评估专家孙塑伦认为,“基地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立足长远,成效显著”。 实力:显著提升中医药总体实力,为“六位一体”跨越发展提供支撑 16家单位新增建筑面积110多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近55亿元,新增科研编制1464个 建设期内,16家基地建设单位共新增建筑面积111.83万平方米,到位投入资金近55亿元。同时,各基地用于诊断、信息及中医特色设备的投入也迅速增长,其中广东和天津2012年度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均超过7000万元,四川基地设备总值比建设前增加2.6亿。此外,各基地大幅提升科研能力,建立科研平台,新增科研编制1464个,并增加业务用房面积,其中上海、广东、江苏和天津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均超过3万平方米。 基地建设项目把科技作为建院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为建设一批一流中医医疗机构龙头单位提供了良好动力。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马融认为,“基地建设既为医疗、保健、教育、产业及文化各方面发展提供了支撑,也引领了中医药事业‘六位一体’整体跨越式发展”。 疗效:重点病种研究取得实质进展,明确中医药临床疗效相对优势 如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升活产率水平比西药提高约10%,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提高15%,发表SCI收录论文186篇 基地建设项目产生一批研究成果。其中,44项指南、路径和标准已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或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同时,研发与重点病种相关的新药29种,研发院内制剂65种,获得专利发明74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省部级79项,并争取科研经费42125.61万元。 14种疾病研究显示诊疗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如中医综合方案降低出血性中风死亡率5%,降低致残率10%,这对于我国每年新发250万例中风病人,其中死亡150万、残疾75万的现实,熟化推广基地研究成果,就有可能每年多挽救7.5万人的生命,挽救7.5万人的劳动力;中医药辨证施治可以使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延缓进入艾滋病期发病期4年,降低患者进入艾滋病期发病率7.6%,基地这项填补国际学术空白的研究成果前景广阔。 再比如,基地建立了提高收缩压达标率的中医药综合降压方案,在社区示范应用,达标率从45%提高到75%,为纯中医药防治我国3.3亿的高血压患者开辟了新的道路;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阴转率提高到22.83%,这对摘掉我国乙肝大国的帽子、造福近1亿乙肝患者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药辨证论治慢性胃炎总有效率达83.2%,明显优于西医公认疗效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提高15.43%;均不同程度高于国际水平。同时,在重点病种某些关键疗效指标上明确中医药相对优势,如中药复方、单体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进生育能力,提升活产率水平比西药提高约10%;新药芪参益气滴丸填补中药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范畴没有经典用药的空白。 目前,部分研究结果已获国内和国际认可,各重点病种发表SCI收录论文186篇,影响因子在5分以上的论文14篇。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陈可冀指出“中医药临床进步的国际价值观已获得理性共识”。 服务:广泛带动临床服务能力,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贡献度 16家基地床位数4年来增长近40%,目前完成全国中医医院总门诊量的8% 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以来,临床服务规模得到拓展,目前床位数达到23140张,比2009年增长39.38%;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2012年出院人数633564人,同比增长55.80%;2012年门诊量30858595人次,同比增长38.05%。据统计,16家基地完成全国2886家中医医院总出院人数的3.87%、总门诊量的8.32%。 同时,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得到发展,引进并筛选了一批中医独特技术,通过240个特色科室和288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协作,促进了临床服务特色发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说:“基地建设突破了疑难病症壁垒,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带动了行业发展,形成了科研中心和疑难病症诊疗中心”。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