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四川两会医生代表失声痛哭 医闹已成产业
作者:汪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3 9:46:0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现场

  谈医患关系 医生觉得委屈

  虽然“走廊医生”兰越峰的事早在两年前就在绵阳医疗系统传开了,但媒体的报道无疑让这一事件进一步发酵。现在,绵阳的街头巷尾,老人、小孩都知道了“走廊医生”。作为人大代表,又是兰越峰的同事,绵阳市人民医院心功能科兼内一科主任凌云拿起话筒时,全场目光也集中在了她身上。

  凌云并未回避,她先说了她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医院有严格的管理流程,从绩效和工作流程上看医生没有乱开检查单的动机,媒体反映的情况并不完全真实”,目前卫生部的相关调查组已经介入调查,她无意再多评判。

  她更想说的是这件事带来的影响。“这事以后,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感更盛了”,最近,凌云也经常被病人问到“这个检查会不会是过度医疗哦?你们医院就爱搞这个。”她只能把病情说了又说,然后把做不做的权利交到病人手上。

  凌云觉得委屈,“原本是一个救死扶伤的职业,现在却全无成就感”。说到这,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她联想到近期国内多起医闹和伤医事件,“一个个医生就这么倒下了,现在下班我们同事间问好的方式都已经换成‘又过了一天,我们还活着"。这或许有些夸张,但这种调侃却满含心酸。

  凌云的眼睛绯红,数次低头克制想哭出声的冲动。

  凌云说话的时候,绵阳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王军的眼眶也有些红了。虽然已经发过言了,但待凌云说完,王军又一次抢过了话筒,“这个医患关系的问题,我太有感触了,我再说两句”。

  王军的感觉是,“只要病人在医院去世,不管问题出在哪,都找医院闹,还有专门的医闹公司,帮着闹,这都搞成产业了,医生的日子太难过了,全无职业成就感”。

  他回忆起了5·12汶川地震时,他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脚上全是血泡,袜子都脱不下来的救援场景,“我的许多同事都和我一样,为了抢救生命,什么都不顾”。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突然哑了,话筒随后没了声音,他捂着头痛哭起来。会场陷入了一分多钟的沉默。

  建议

  建立医疗风险第三方赔付制度

  王军的失声痛哭更多是压力的体现。

  昨日下午,面对记者的追问,他仍然一度红了眼眶。王军说,“走廊医生”被报道后,他的朋友也时常调侃他:“原来你们医生那么黑啊,没病也能诊出病来”。最让他受不了的还是病人们的不理解。“现在但凡要交钱的时候,病人就觉得是在乱收费”,也有病人直接抬出“过度医疗”的帽子来威胁。

  作为科室主任,王军也常常听到同事们的抱怨。最近同科的一个医生就摊上了事,“一位手臂骨折的病人好了后总还私下找他要钱,说因为他的问题,现在手臂功能恢复得不够好。这位医生为了息事宁人,不把事情闹大,就赔了1万。谁知过段时间又来,这次要两万”。

  王军说,类似这些问题都应该建立一套法制,如果是医生的问题应该严肃处理,不是医生的问题,相关司法机构应该介入,“不能总让医生全部来承担医疗风险。这样,会让医生觉得越来越没有职业成就感,越来越丢掉工作热情”。王军呼吁,政府应该加大医疗投入,加强医疗人才的培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医生重塑形象。

  凌云则认为,医患关系的法制化建设是解决医闹的关键。医闹越演越烈,问题出在“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的原有解决模式上。她认为,应该在原有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上由司法部门牵头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承接医疗纠纷的调解与赔偿。通过严格的核查,是医生和医院的问题,就应该严肃处理,如果不是医院的问题,司法部门应该介入阻止医闹。此外,她也建议,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建立和完善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医疗风险保险等相关制度。引入保险机制,对医疗意外和其他医疗风险实行第三方赔付,化解医疗风险,让医生静心诊病。

  声音

  医疗机构,应加强检验结果互认

  接过他们二人的话题,绵阳市游仙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荣华认为,“走廊医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反思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他相信大多数医生都是尽职尽责的,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医患纠纷,他建议,医疗机构应加强检验结果的互认,同时,应建立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把医院、医生从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