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晚期肺癌二代药 延长患者一年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6 11:11:4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吴一龙说,目前EGFR基因的突变点已经找到28个,中国肺腺癌85%找到了驱动基因,当中54%针对驱动基因找到了抑制药物,也就是说,40%左右的中国肺腺癌患者可使用二代药物。

由于中外基因差异,欧洲、美国等晚期肺腺癌患者,10%可使用二代药阿法替尼,获得提升11~13个月的生存期。美国FDA,已经批准二代药阿法替尼在临床使用。

应用:预计二代药今年底可在中国大陆上市

美国临床已经应用,那么中国的患者何时能用上二代药?

吴一龙介绍,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在成果公布后,已经向中国CFDA申请应用,预计今年底即可上市。“过去我们的新药总是比欧美晚应用3~5年,现在真的很快了,这是巨大的进步。”

据了解,研究团队也正在与生产药厂谈判,尽力降低国内价格,最好的结果是不超过一代药特罗凯(厄洛替尼)。吴一龙最大的希望是二代药能与医保成功结合,这方面广州有很好的成功经验,目前部分大医院对特罗凯的使用已经可由医保覆盖。

心声:在肺癌研究上发出“中国声音”,我很珍惜

事实上,二代药物的研究已经持续4年,在36个全球多个中心进行,筛选出910名患者,364名患者参与。

据了解,吴一龙团队2013年在美国一次肿瘤学大会上初次披露二代药成果,《柳叶刀肿瘤学》主编主动约稿,2013年11月投稿后,经过多次反馈、回复答疑,最终发表。

2013年7月、2014年1月,广东医生的晚期肺癌治疗研究成果两次发表于国际顶尖肿瘤学刊物,改变全球临床实践和肺癌诊疗指南,“这意味着中国临床医生的研究实践,已经站到了国际同一水平上,不再跟随其后。”吴一龙说。

由于在肺癌研究领域的成果显著,2014年,吴一龙被《柳叶刀肿瘤学》正式聘请为国际顾问委员会的顾问委员,也是迄今肿瘤学第一位中国顾问委员,中国医生跻身世界肺癌研究治疗第一梯队。吴一龙坦言:“虽然无报酬,只有付出,但可以在研究方向等方面发出‘中国声音’,我很珍惜!”

已经越来越多像吴一龙这样的中国医生在全球科研机构担任职位,在专业前沿占据席位。比如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就有3名研究者在国际肺癌协会/学会上担任职位,与他们一起,为中国肺癌研究赢得国际声誉的,还有省内、北京、上海各1名医学专家。

提醒:肺腺癌更应注重早期发现

大气污染导致中国肺腺癌占比达60%,那么,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雾霾天尽量不开窗等个人防护措施有效吗?吴一龙个人认为,这些措施对于预防肺腺癌作用可谓微小,最有效的还是政府层面进行的社会治理,而且可能需要10~20年才见效果。

“我们这一代,正处于生态与健康危急关头,更应注重的是早期发现。”吴一龙解释,肺腺癌早期多无症状,但通过低剂量螺旋CT,就可发现1厘米以下的肿瘤,“这时可谓治愈率100%”。因此,根据中国国情,吴一龙建议,45岁以上人群,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最好每年做1次低剂量螺旋CT,“每次花费仅400元左右,作为保健计划比较合算”。

知多D:肺腺癌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黏液腺。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 X 线检查时被发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