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做客我校,与我校中医药学院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医针灸当代发展的专题学术讲座,并现场亲身作出针灸教学示范。
学针灸秘诀:苦练 85岁的张缙回想起自己入行时的情景,他形容自己是“一条路走到底”的态度。自从接触了中医,自始终热爱着这门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科,并一直承担着把中医发扬光大的责任。 说到对针刺手法基本功的修练,张缙提到一个小故事:1952年,他在尚志后方医院时,曾到亮河乡去工作。他向当地一位针灸大夫问如何才能学好针灸,这位老大夫说:“你就苦练、熟能生巧。”他记住了“苦练”二字。当时医院的办公桌都是松木的,红松质地松软,抽屉帮上又不刷油漆,他就在抽屉帮上练针。两年下来,他办公桌抽屉帮都让他扎得像筛子一样,千疮百孔。但是苦练两年所得的指力,为他一生施针治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施针如磨棒,只要功夫深铁杵成针 50多年来,张缙在研读中医针灸经典著作的工作中从未有过懈怠。《内经》、《针灸大成》、《脉经》等一系列经典著作,张缙均逐句仔细钻研,并对针刺手法总结提炼为数个汉字,务求准确描述针刺手法要领。“针刺是技能,手法是精髓。我们需要通过不断训练,从掌握针刺技能升华至把握手法技巧,”张缙解释到,“手法,正是施针三年功夫、五年功夫、十年功夫体现出来的差距。”
言传身教,施针示范 理论介绍结束后,张缙邀请了6位现场师生作志愿者,现场为大家示范“进针、循摄、弯针、针上推力”的施针步骤,并通过不断询问志愿者的感觉,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不同施针步骤所产生的或酸、或麻、或胀的施针效果。生动的示范,使得现场师生惊叹声、掌声不断。有同学感慨:近距离目睹国医大师的针法,不仅利于提高对本专业的兴趣,也为未来走中医针灸道路增强了信心。 虽已是85高龄,但一个下午下来,张缙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列举实例,最后还亲身作教学示范,丝毫不显倦意。内容丰富的课件、中气十足的讲授、细致入微的演示,充分展现了他对中医的热爱,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张缙与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是中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之一,也是唯一被列入名录的医学领域的项目。 作为中医针灸四位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张缙在针灸经络研究方面主要致力于针刺手法、针灸古典文献校释和循经感传的研究。他在临床上用针少,用穴巧,擅长飞经走气、气至病所以及用针取热取凉等手法,临床效果极佳。在经络研究方面,最早提出提高循经感传阳性率的激发方法,提出并论证了隐性感传的存在及其理论意义,还提出循经感传具有普遍性、潜在性(隐性)、可激性、可控性、趋病性、效应性、循经性和变异性。此理论体系在指导针灸临床方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古典针灸文献研究方面,他历时20年为国内外奉献了一部百万字的巨著《针灸大成校释》,还对《针方六集》进行了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