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元素污染土壤 农作物生长受损严重
在现场记者看到原先的厂房和锅炉已经被拆除,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地面被挖的到处是沟壑,满目疮痍。硫酸渣,砒灰渣堆积如山,记者在废矿堆中行走一股股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废矿渣堆里没有烧透的雄黄矿石随处可见,水坑里的水也被染成了红色和白色,这些废矿渣的渗出液里含有砷等大量重金属元素直接渗入土壤,给当地农作物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
根据资料显示土壤中的砷浓度大小和分布是由所处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一般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15 mg/kg,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上世纪90年代在石门矿区附近所做“砷暴露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结论表明矿区附近的鹤山村、土壤砷含量为84.17-296.19mg/kg,最高值超过我国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9倍。
那么时隔近十年时间,鹤山村土壤砷含量有无变化,土壤污染程度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记者就这个问题电话采访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他从1998年开始,便着手进行石门地区砷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工作。
记者:陈教授,石门那边对于污染土地和水质,现在它是什么样的程度?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记者:您能具体是哪些方面您觉得比较严重?
陈同斌:砷污染和超标吧。
记者:问题是有是吧,跟1995年数据相比较是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陈同斌:这个没有,这个没有比较。
当记者向陈同斌了解鹤山村最新的砷污染的相关数据时,陈同斌并没有给予正面回答,但是肯定了石门地区砷污染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对于农作物生长和人的生存环境都存在危害。
记者:就砷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有多大?
陈同斌:能把水稻给毒死了。
记者:就严重的时候是吗?
陈同斌:对,一般到不了这么严重,绝大情况是植物能长,但是植物那边吃的东西那一部分污染物是挺高的,是超标的。
在这个以稻谷为主食的省份,种植稻谷本应是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但是由于河水被污染,用含砷的水浇地,娇贵的水稻根本无法在这片土地生长。
记者:有水不能浇田是吗?
村民唐熙志:不能浇田,浇田它就死苗。
砷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有害元素,土壤中砷含量过高农作物根条数便会减少,根系发黑,产量下降,农作物矮小叶片发黄,生长缓慢, 不同种类植物对土壤中砷污染的抗性不同早生植物抗性大于水生植物,禾谷类植物抗性大于豆类、黄瓜等蔬菜。为了减少用水无奈之下村民们只能改种玉米、红薯等容易成活,需水量少的农作物。
记者:以前都是水稻?
鹤山村村民:都是水稻。
记者:后来大家为什么不种水稻了?
村民:搞不成水稻,砷中毒没法栽上(苗),长不起来就种包谷搞玉米。
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地里种上玉米和红薯虽然能成活,但是产量很低,玉米在其他地方种植能产500、600公斤/亩,而在这里产量只是其他地方的一半,只能产200、300公斤/亩,除了产量低,还有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村民的面前。
村民唐熙志:我去年的包谷、玉米还有1000多斤,到现在都还没有卖出去堆在家里面,没有人收。
记者:你们家里都种什么呀?
村民:种苞谷,什么都种,种的自己吃没有卖。
记者:为什么不卖呢?
村民:卖不出去呀。
记者:你们种的菜还往外卖吗?
村民:谁要呀?都知道我们这儿的菜有毒不要,不要我们的菜,只有自己吃。
村民:说不能吃,那不是一样吃?不能吃也要吃,要生存啊!
记者了解到石门县鹤山村共有村民1552人,耕地面积1528亩,耕地大多位于丘陵地带,人均耕地面积较小经济落后,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日子过的很清苦,村民唐熙志老两口现在每月只能靠100多元生活费维持生活。
记者:这边村民现在生活还是挺困难的是吗?他们一个月一家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来源?
村民唐熙志:没有多少,像我们来说就是几十、百八十元,现在国家有个养老(补贴)四五十元每个月,两个人就百八十元钱。
唐大爷告诉记者自打村子被污染后,所种的粮食和蔬菜根本就卖不出去,这使他们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维持生计村里的年轻人大都放弃种地而外出打工,现在下地干活儿的多数为家里的老人。
村民唐熙志:没有在家里,在家里的很少。年轻人在外面(打工),给老人寄一点儿钱回来让你们生活,小孩都去外面去打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