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在美国老年医学门诊的见闻
作者:浙江医院…  文章来源:医学论坛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3 22:29:3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今年五月中旬,在参加了美国老年医学年会后,我受浙江医院严静院长委派,赶赴美国迈阿密大学以及印第安纳大学,专门对美国老年医学的诊疗模式、门诊流程及设置、以医院为基础的养老机构的运行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
  
贯穿整个考察过程,我始终被美国老年医学的理念所震撼:这是真正以病人为中心,打破传统亚专科片段医疗服务,建立起来的完整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首先是老年医学的理念:他们的老年科医生不是特别注重传统的疾病问题,认为所有的老年相关疾病均可以由专科医生进行很好的处理,而他们的任务是在其他专科医生的基础上,把老年综合征的管理、老年功能恢复的达成、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他们主要的任务。因此,在他们的门诊过程中,始终把老年评估工作贯穿始终,把老年综合征作为主要诊治方向,把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把从住院到门诊到社区到家庭的随访工作落实到位。把治疗、康复、养老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对待。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美国的病人看病过程中是不需要付费的,账单只会在看病结束后由保险公司寄到家中,而药物也是直接寄到家中或到离家最近的药店取药,到达医院后完成登记工作后就听候护士的安排,不需要自行处理任何事情。因此,没有挂号、没有排队、也就没有摩擦。
  
看病过程中,可以发现团队的合作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的:护士、社工、住院医生、主管医生都有固有的各自的工作流程,包括各种表单的填写、各类指标的记录、各种问卷的调查,没有想到哪里做到哪里的事情发生,专人做专事是最大特征。
  
而在问诊过程中,患者、家属、医生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到位的。医生首先在了解了患者的主诉后必定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愿所在,包括他们的疑问、想要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可能阻碍达成目的的一切原因,包括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等。在分析了病情后,就开始与患者及家属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知晓解决问题的各个方面,以便他们更好的配合执行。
  
在就诊即将结束的时候,下一步的随访计划也已经制定完成。而随访计划的完成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门诊的复诊、可以是电话随访、可以是家庭或养老机构的随访,总之是让病人的后续治疗、康复计划有的放矢的进行。随着计划的实施,逐步分段实现患者的各种功能康复的目的,逐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有着全面覆盖的培训机制的基础上:有针对专科医生、专科护士、住院医生、社会工作者、社区医生等各种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可以是医学院专科教育体系、日常工作中的传帮带、公开的教育网站,甚至在美国老年学年会上也是无处不在的对年轻医生的培训。目的除了培训专科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年医学,把老年医学的理念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这也是中国目前最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只有把老年医学的理念做成如同心血管病学、消化病学一样,老少皆知,深入人心,才能真正达成我们的目的。
  
而不同于中国的另一个特点是:美国的老年医学工作者的职业范围是可以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的,真正做到多点执业。他们可以在为公立医院打工的同时,也为一些健康管理公司打工、为私立医院打工、为不同的门诊部和养老机构打工,所以,他们更注重团队的力量。如果中国也能真正达成这一点,那么门诊-住院-家庭-社区的一站式模式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病人才有可能留在应该留的地方,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真正做到医患双方都满意。
  
在美国访问期间,我们还不断看到、听到美国医生对不同的以医院为基础的老年病诊疗模式的探讨。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减少患者再入院率、减少人均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这些模式分别有:老年急症模式、老年住院会诊模式、老年养老机构随访管理模式、老年居家养老模式等。在各种模式中,医生、护士、社工等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团队出现,以确保医疗质量的达成、确保该模式长期有效的实施、确保政府对该模式的认可。
  
中国的老年医学正是蓬勃发展的好时机,应该更需要注重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自身特色的建立。我们任重而道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