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博客厅长”廖新波的医改人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30 8:01:3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廖新波的两个遗憾

被调离医政工作,给廖新波留下两个遗憾——没能看到他亲自主持起草的两个文件如期出台:医师多点执业和促进社会办医。据悉,目前广东省的医师多点执业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尚待批复。

医师多点执业是此轮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部分。2009年9月,原卫生部曾发出《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希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通,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也让广大医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

然而,配套制度的滞后,使得广东、北京、云南、海南、四川等地的试点工作“叫好不叫座”,各地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屈指可数。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改革思路再获确认,高层把医师多点执业等四大有关问题作为2014年医改的目标任务,委托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广东省副省长林少春在今年初的广东省卫生工作会议上,指示省卫计委着力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和社会资本办医。分管医政的廖新波觉得时机已到,亲自起草了有关文件。

廖新波主导的这份医师多点执业规定共五章21条,立意在于推动医师就业模式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其要点是“凡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在广东省注册执业的医师均可自由地多点执业”。

不过,在最终上交给广东省政府的方案中,这一条被删去。对此,廖新波颇感惋惜,“总有人担心放开多点执业就乱,但根据国外经验,完善的法律、丰厚的收入会保证医师的诊疗水平和职业道德,‘不会乱’”。

“在有关领导层中,我是研究多点执业最深的。”廖新波在有关的政策文件研讨中总是当仁不让。他曾为深圳版的医师多点执业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在国家卫计委的专家论证会上表示,无须规定科室主任不能多点执业。

即使在“退居二线”之后,在6月中旬的港大深圳医院国际急诊研讨会上,廖新波仍然积极陈述他的医师多点执业理念,建议“把医生从圈养到放养”。

“医师多点执业可以撬动支付制度、人事(编制和职称)制度、监管机制、医保体制改革,是落实‘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最为活力的杠杆。”廖新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此表述他对多点执业政策的认识,这既解释了他的执着,也解释了他的遗憾。

“功不必在任期”

本轮新医改缘起于对医疗市场化的批判,此后所谓市场派与政府派的争论,自课题招标之始,一直贯穿新医改的进程。作为一个始终思考与建言医改的卫生行政官员和网络风云人物,廖新波的发言似乎游走于两者之间——市场派觉得他不够彻底,而政府派往往觉得他过于激进。

廖新波一直相信市场的力量,看好民营医院的发展,但是他毫不讳言民营医院的生存环境并不很好——“如果我们也把公立医院放到市场去,那么在政府的垄断下它肯定是比民营医院具有先天的优势,民营医院想发展也不行。不管我们的政策如何华丽、吸引人,都不能使民营医院可生存。”

在另一方面,廖新波也始终强调政府责任到位。他近期在微博上写道:“公立医院依然在市场上奔跑,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根本没有在政府投入上得到体现。”

事实上,在关于医改的讨论中,“公益性”这一概念颇具争议,它既非医疗领域所独有,也无法具体地衡量;而对于公立医院改革,机制显然比投入更重要。

廖新波关于免费医疗的观点也遭到网友的揶揄——博主一边大赞市场经济要医疗体系脱离政府干预,一边又提这种免费制度,不觉得凌乱么?

对此,廖新波的回答是:凡事不可绝对,政府做的和市场做的各自精彩。市场经济我们不是学习美国吗?美国的老人与孩子是谁“照顾”呢?

他认为,中国有很多省份完全可以实现免费医疗,前提是把浪费的、过度医疗的和不公平的部分都干预了。

廖新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医改不应该有门派之争,政府和市场要各司其职。正因为此,他认为各地在“混合所有制”口号下所进行的公立医院并购“非驴非马”。公立医院如果真的要走向市场,必须名正言顺,不可“停薪留职”。

廖新波认为,政府要为明确公立医院的任务、和如何办好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而努力,这说到底首先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

在他“告别”医政工作的消息发布后,一位护士给他留言:“功不必在任期。”廖新波回复,“再次领悟:功不必在任期。”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