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肠癌已成为广州第二大癌症 明年拟全市筛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23 21:23:5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部分社区:17%“健康人”肠道有隐患

    根据最新监测,广州市大肠癌发病率已达34/10万,和十年前相比上升了50%,且已经取代肝癌,排在了广州恶性肿瘤第二位。每天,广州市有7.5个户籍居民被确诊为肠癌,近90%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已有小范围的筛查显示,广州市“健康人群”中存在大肠健康隐患的人并不少。2011年,越秀区作为全国11个项目试点地区之一,启动了大肠癌早诊早治工作,市一医院承担了1230例肠镜,结果发现广州人群大肠的癌前病变及癌症发病率共达17%。

    5月下旬,本报每日保健版微信号与市一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联合送出105个消化科检查名额回馈读者,最终18名市民接受了肠镜检查,其中发现3例肠息肉。1/6的“健康人”肠道其实埋藏着肿瘤隐患,“切除肠息肉加定期复查,癌变的风险大降。”聂玉强说。

    九成广州肠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如今,广州市接近90%的肠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而在越秀区“早诊早治”项目中,共发现118例癌前病变和9例大肠癌,其中只有1例是中期病人,其余都是早期,早期癌症诊断率达到88.9%,远高于有症状才去医院就诊的13.7%。

    “我们建议,45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高危人群,都应该做一次肠癌筛查。一次肠镜无恙,可保十年八年平安!”聂玉强惋惜地告诉记者,一名护士长近期发现肠癌时已出现肝转移,需要视化疗后情况才知道能否手术,但是手术前的治疗费至少要25万元。“一个晚期患者的治疗费,足够做多少次早期筛查!”

    专家提醒:高危人群勿掉以轻心

    肠癌的高发年龄是40岁以后,本次微信活动中,除去处于二三十岁的3人,15名高发年龄段的检查者中,20%的“健康人”肠道其实埋藏着隐患。

    市疾控中心建议,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本人有癌症史、肠息肉史或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大肠癌史,另外,如果本人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情况,比如近两年来慢性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每年在两个月以上、黏液和/或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近20年来有经历过对精神造成较大创伤或痛苦的事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全结肠镜检查。

    如果没有以上的情况,40岁以上也要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排除可能的潜在病变。粪便隐血试验是一项常用的临床化验方法,用来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看到的少量出血,正常结果为阴性。阳性者表明肠道有息肉、炎症、溃疡、腺瘤甚至肿瘤,应及时到医院做全结肠镜检查排除。

    首轮筛查对象:

    广州市50~74岁常住人口,包括广州户籍以及在广州住满6个月以上的非户籍人口。

    2015年:筛查65~74岁常住人口,完成9.8万人初筛。

    2016~2017年:筛查50~64岁常住人口,每年12.8万人进行初筛。

    今后每3年开展一轮人群筛查,并根据情况确定重点筛查对象年龄范围。

    以此计算,广州首轮大肠癌筛查将有35.4万人受益。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