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广州:政府主导强中医药根基 |
作者:本报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11 15:41:0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广州市大力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目前,该市100%的乡镇卫生院、97.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8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7.5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能够运用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比例分别为93.72%和100%;能够运用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比例分别为92.47%和97.52%。同时,70%以上的区(县)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36个行政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各区(县)均设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38个。
根据广东中医药管理局专项工作督导组调研,广州市发展基层中医药有以下“妙招”。 完善机制抓机遇 广州市的中医药管理体系比较完善。1953年,广州市卫生局设立中医科;1985年,又设立中医处,并在全市10个区(县级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中医科,保持了中医药政策的延续性,也保障了国家中医药政策的贯彻执行。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广州市紧紧抓住各种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机遇,研究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政策举措。在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中,与实施深化医改的相关工作紧密结合,所有区(县级市)设立基层中医药指导科,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帮扶机制。各区(县级市)均设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将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数纳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和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绩效考核指标。 政府主导强职责 督导组在番禺区调研时了解到,该区重视民生服务与配套,确立“粤健康,粤幸福”的大健康理念,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作为实现“健康幸福番禺”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将推行中医治未病、全民健身、慢病防控、老年颐养和智慧健康等十大健康工程纳入“健康番禺”行动计划。 对中医药工作,该区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职责,领导小组由区领导挂帅,并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近3年来,该区中医药事业经费均占全区政府卫生投入8%以上,且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以管窥豹,可见一斑。广州市和各区(县级市)将基层中医药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并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之一,为提升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财政支持促提升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急救能力建设项目、“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是广州市财政重点支持的项目工作。 近2年,广州市财政先后投入1176万元发展基层中医药。仅2013年,全市就开办适宜技术培训班143期,培训基层中医药人员8000多人次。同时,开办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2期,已培养4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13年,广州市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26.49%,较2012年增长约8%。2014年,该市共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和中医药服务团队共计3000多人次。 基层发展成特色 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方面,该市赵秀区着力于创建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区,狠抓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中医类别医师数量占医师总数的34%,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占辖区全科医生总数的比例达42%;荔湾区基本建立以区级中医医院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国医馆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海珠区通过建设15分钟社区中医药服务圈,打造了“社区里有中医馆、家门口有名中医”的网格布局;天河区辖区内石牌街、冼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单位和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示范单位;白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均配备了一个含有火罐、刮痧板、艾灸条和针灸针等中医诊疗设备的适宜技术服务箱;花都区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番禺区、增城市、从化市以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为契机,促基层服务网络建设;黄埔区搭建全区“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体质辨识网络平台,全区0~36个月儿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比例分别达37.50%和38.69%;越秀区、荔湾区、南沙区等也成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区。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