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姚贝娜遗体被记者偷拍?他们说在拍医生工作 |
作者:记者 王 …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0 15:45:1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一个偶遇引来的一场风波 1月16日下午4时多,姚晓明接到了姚峰的电话,告诉他姚贝娜不治离世,可以准备手术。姚晓明立即赶到了ICU病房,而这时姚贝娜的遗体已经移走了。 “姚主席告诉我,贝娜的妈妈想给她做遗体护理,换一身衣服。我说,那我等。”按照常规,捐赠者的角膜要在离世后6小时内摘取,姚晓明赶紧去取手术器械。“20分钟后,贝娜的舅舅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再等等。” 在等待的时候,姚晓明想到,应该给贝娜买一束鲜花:“这是我的习惯,如果时间允许,我都会给捐赠者买一束花。这次正好还有时间,我对这个家庭也满怀敬意。” 姚晓明还特意上网查到,姚贝娜最喜欢的是百合花,就在医院楼下买了一扎。“晚上7时20分左右我接到她亲人的电话,让我进去。”往太平间走的时候, 姚晓明遇到了《深圳晚报》的3位记者,“其中一位我认识,问我是不是去取姚贝娜的角膜。我说是。他说很多记者已经在太平间门口等了,顺手接过了我手上的设 备。” 当时姚晓明手上提了一个保温箱、盐水、器械箱,一共三个袋子,“看他们帮我拿了,就双手捧着花往里走。姚贝娜的舅舅在门口看到我们,问了我他们是干吗的,我说,是帮我拿东西的。” 对于这个过程,姚晓明坦言当时并没多想。“当时我满脑子都在想贝娜的角膜在13号检查后会不会有变化,还能不能捐献;另一方面,我经手过上千例角膜 捐献手术,当中很多次都有记者采访我的工作情况,对捐献者的遗体默哀、献花。我清楚他们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平,知道他们不会把捐献者的遗容登在报纸上。” 进入太平间后,姚晓明把鲜花放在姚贝娜的身上。这时,他听到了快门声,看到记者正在拍照,“记者说在拍我工作的镜头,不会拍到姚贝娜。我说那你要征得姚主席的同意。” 记者的拍摄也引起了姚贝娜经纪公司工作人员的注意。姚晓明见状,就走到太平间里间,把情况告诉了姚峰。姚峰说,还是不要拍,不合适。于是走出来跟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简单说,让记者把照片删掉就行了。看到记者删掉了照片,姚晓明才开始投入手术。 现在回头来看看当时的情况,姚晓明反思了自己的行为,确实过于依赖了“惯性”:“我不反对记者采访我的工作情景,我母亲2005年去世时,我还主动邀请了记者到场,拍摄了我吻别母亲的画面。我其实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告诉大家,角膜捐献并不可怕,而是一件高尚的事。” “该不该拍不是我能判断的,我只是一个医生。但是我坚持拍摄不能对当事人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家属的意见。” “提议设姚贝娜光明基金,不希望有商业利益” 对于事后还引发了更大风波的“深圳晚报、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市慈善会晓明眼库基金、成都爱迪·斯里兰卡国际联合眼库共同发起成立‘姚贝娜光明基金’的倡议”一事,姚晓明坦承,是他提议的。 姚晓明表示在7日和姚峰的面谈中,谈及了姚贝娜角膜捐赠的事,这让他萌生了应该让这种示范效应传承下去的想法。“当时姚峰没有立即答应,认为太高 调。但在听了我的意见后,他表示可以设立,但是要等姚贝娜的事情都处理完,稍后再说。”而当时姚贝娜经纪公司的负责人也在场,对成立基金会的提议很赞同。 “参与发起倡议的几个单位,都是在深圳地区长期从事眼角膜捐赠等慈善公益的组织。“在成立基金会上,沟通中确实是有一些问题和失误,没有征得姚贝娜 父母的最终同意。这其实是一个公益慈善的倡议,谁在其中主导、募集钱款的方式,可能各方会有不同意见。但慈善的路上没有陌路人只有同行者,大家应该多一些 宽容。我也不希望当中有商业利益。” “名人效应是示范效应,给社会正能量” 对于围绕着自己的种种争议,姚晓明说:“我一直跟朋友说,我一笑了之、心若止水。但其实我内心还是挺不平静的。” 他不能认可别人对他“炒作”的评价,“我已经57岁了,早过了要炒作的年纪。我就是一个医生,我的目的就是完成逝者的遗愿。名人效应不应该是炒作效应,而应该是示范效应。我不反对这种示范效应,这能带动很多人,给社会带来正面的能量。” 对于这样一个公共事件演变到现在的情势,姚晓明说,希望更多的人能把目光转向关注身体健康、关注生活环境、关注角膜捐赠这项公益事业。在各种评论纷 至沓来的时候,姚晓明给姚峰发过一个短信,坦陈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他也得到了姚峰三个字的简单回复:“谢谢您”。“我很感谢姚贝娜和姚峰夫妇,感谢他们 对我的信赖。无论如何,我完成了姚贝娜的遗愿,我没有遗憾。”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