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进口药“兰菌净”被中国当疫苗用8年
作者:高胜科实…  文章来源:法制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30 9:08:0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兰菌净疫苗  一款意大利生产的进口药物,却被纳入中国疫苗体系长达八年时间,推荐给无数孩子接种。这起疫苗医疗界的“丑闻”,直接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管理漏洞。

  “兰菌净疫苗”风波

兰菌净疫苗
 
兰菌净疫苗

  2015年4月,辽宁省沈阳市市民李菲(化名)发现儿子三年前接种的所谓二类疫苗“兰菌净”,实际上却是一款进口药。4月10日,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局长于竞进在《中国疾控工作进展(2015)报告》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兰菌净不属于疫苗,而是国家药监总局批准的一种“治疗用生物制品”,不能作为疫苗使用。

  看到这则新闻后,李菲知道受骗了。2012年8月,“兰菌净”被沈阳市大东区一家医院的防疫保健科作为“二类疫苗”推荐给家长[微博]们。一般情况下,家长们手中的预防接种本上,会多次推荐该疫苗,沈阳分别是在孩子1周岁龄、2.5周岁龄时推荐接种,北京则在孩子3月龄、9月龄及1.5周岁龄时共推荐三次。

  兰菌净,由意大利贝斯迪药厂(Bruschettini S.R.L,下称贝斯迪)生产,中文名也叫“细菌溶解物”。4月21日,意大利药品监管局(AIFA)在给记者的邮件回复中称,兰菌净(Lantigen B)是一款口服产品,用于预防呼吸道感染。

  2000年,兰菌净经原国家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2007年,首次被列入中国疾控中心的疫苗管理系统,全国大部分疾控部门和基层预防接种机构将其作为二类疫苗推荐使用。自此,这款意大利生产的进口药物,进入中国疫苗体系长达近八年之久,被推荐给孩子接种。

  所谓二类疫苗,为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兰菌净的说明书上写明“禁忌是已知对所含成分过敏者”。但多位家长表示,保健医生推荐兰菌净时并未对此充分告知,并强调感冒患儿与健康者均可使用。

  “药物都有禁忌以及注意事项,进入疫苗体系后,就会被忽略。”具有医药管理经验的南京大学[微博]法学院教授邱鹭风表示,将药物混入疫苗体系,具有一定的公共安全风险隐患。

  3月,江苏、河北等地个别儿童在服用兰菌净后被确诊为川崎病,恐慌情绪随之在家长群体中蔓延。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可导致严重心血管病变。不过,导致川崎病的成因复杂,不能简单关联与使用兰菌净的对应关系。

  对健康儿童使用一款药物,除违背医学伦理以外,是否会产生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更为受访专家所忧虑。邱鹭风呼吁,国家卫计委有必要对使用过兰菌净的儿童群体进行普查。

  疫苗、药品,两种全然不同的平行流通体系,因为“兰菌净”出现了交集,直接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管理漏洞,而已然产生的失误该由谁承担,公共卫生行政系统的管理漏洞如何弥补?这是“兰菌净风波”落幕后的遗留问题。

  被规避的处方管制

  贝斯迪的中文官网上自称,1985年公司利用特有的专利技术,严格按欧盟GMP规范,研发了兰菌净,意大利药品监管局将其划分为其他类别疫苗。该产品1985年在意大利获批销售,意大利药品监管局在邮件中称,兰菌净至今仅在意大利本国销售。

  4月17日,欧洲药监局发给记者的邮件回复称,“很抱歉我们不能给你提供查询信息,因为兰菌净不是一个中央权威认证药物,不过请留意,欧洲药监局对此产品正按中央授权进入一个科学评估程序。”

  一位特别研究过兰菌净的中国疾控系统人士指出,兰菌净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撑,既没有获得欧洲药监局的注册,也没有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准许。在全球最权威专业著作《疫苗学》中,未列有兰菌净。

  意大利药监局在回复中称,兰菌净产品在意大利有严格的处方要求,需有医生处方才能购买,且每次处方不能重复使用,使用时还要严格遵照医嘱。这意味着治疗用途和用药途径必须由处方严格把控。

  国内著名儿科专家张思莱也称,兰菌净是口服类型药物,是处方治疗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但是,在中国疾控体系内,对疫苗没有处方要求,向家长推荐兰菌净时不必开具处方,而且推荐产品的基层保健医疗人员,一部分甚至是不具备处方权的护士。这些医护人员参加由区县级以上的疾控中心每年不定期组织的预防接种业务培训,并取得《预防接种上岗证》即可。

  兰菌净受到质疑后,贝斯迪中文官网上发布多篇文章,强调兰菌净具有预防与治疗性的双重作用,并使用“治疗性疫苗”这个名词。今年3月底,两篇从标题到内容高度一致,对兰菌净介绍时也以治疗性疫苗为导向的文章,分别刊载在国家卫计委主管的《健康报》、国家药监总局主管的《中国医药报》上。

  《中国医药报》的文章称,兰菌净是一种人工制备的细菌抗原提取物,是治疗性疫苗的典范。

  在中国,预防用生物制品是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属药品广义范畴。兰菌净在中国另注册为“治疗用生物制品7类”,也就是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销售的生物制品。

  所谓“治疗性疫苗”,现在还停留在新概念层面,“在中国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没有真正一款治疗性疫苗上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原所长赵凯说。

  临床试验“以药代苗”?

  进口药物产品,要完成在中国的注册批准,必须在国内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记者调查获知,香港铨福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香港铨福)帮助兰菌净完成了在国内的三期临床试验和注册,且成为该产品在中国地区销售的第一家总代理商。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主要业务为进口药物在中国地区的注册、市场开发以及各项意大利原装药物的推广。

  “把兰菌净引入中国时,我们不会考察它在国外的市场与注册情况,最主要是考虑它的适应症,在中国是否有发展前景。”一位香港铨福人士说。兰菌净由六种细菌处理后提取而成,适应症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如鼻炎、扁桃体炎及支气管炎等疾病。该公司认为,引入中国后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贝斯迪也认同兰菌净更适用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这名香港铨福公司人士透露,兰菌净在原国家药监局指定的试验基地目录中,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三个城市指定医院进行临床试验。当时的临床试验是按照“进口药物”类别进行的,“都是针对成人进行试验,而没有把孩子作为实验对象”。

  疫苗与药物的临床试验有本质不同。

  首先,疫苗试验是针对健康人群进行预防性试验,而药物通常针对特定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性试验。其次,疫苗试验对三期试验样本各有要求,每期逐步增加,通常第一期做安全测试只需几十人,第二期要数百人,第三期要扩大范围达到数千人,甚至超过万人。

  发表于2001年、2004年的两篇论文《兰菌净对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和唾液SIgA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多价细菌疫苗舌下滴入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均指出,兰菌净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作者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州医学院[微博]第一附属医院等呼吸科,以及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多位业内专家对兰菌净产品的三期临床试验的科学性提出异议,从上述两篇论文中可见,兰菌净在临床试验中选择了患者,而非健康人群,未遵循疫苗试验理论。并且,兰菌净的有效样本量分别为120人与86人,样本量偏少。

  兰菌净在中国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并获批,正是前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执政时期,当时是新药批文高峰期。有的药企仅需花费几万元,便可买到新药注册的全部材料,并以假样品通过药检所的检验,构成新药审批的“中国特色”。

  郑筱萸2006年落马之后,要想全部清理他留下的巨量批文“遗产”,十分棘手,重新报批审核,几无可能。

  贝斯迪对记者称,在华出售的兰菌净产品100%由我司生产并原装进口至中国,在华所有的药品注册、渠道销售均符合中国制定的相关法规及标准,我司对该产品具有最终解释权。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