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当中医药遇上互联网+ |
作者:周蔓仪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8-14 10:36:3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的层面,为众多传统企业的变革转型指明了方向。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 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 ”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当传统中医药遭遇“互联网+”,将产生哪些化学反应呢?新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撬动古老医学新发展?首届“互联网+”中医药创新论坛上,记者采访了来自互联网界、中医药界与投资界的权威人士,共同探究互联网给中医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问:千年中医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哪些守与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 杨洪军 答:中医药诞生于农耕文明,流淌到“互联网+”时代,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要传承保基础,坚持守住中医魂,更要注重创新谋发展,做到变中医术。“互联网+”全面助力中医药飞起来,将在中医传承、中医诊疗、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知识传播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问:互联网医疗下的中医有哪些价值? 国泰君安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 符健 答:从一个非中医人的视角看互联网+中医药,从投资的专业角度解读了互联网+医疗当前的形势,我认为现在的中医药行业正是一片蓝海,整个行业空间巨大,人口老龄化、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三大驱动因素将促使整个行业蓬勃发展,值得大家投资开发。 此外,中医医学思想、中药自然价值、中医药高疗效低成本,完美契合新兴健康管理理念,将指导互联网医疗的C端健康管理。而以互联网为手段,也将推动传统中医药再现新生机。 问:中医中的个性化、精准化,如何在“互联网+”中体现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又是如何助力传统医学的? 百度医疗事业部商务拓展经理 张伟 答: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精准性的治疗方案,全面的预防模式都可以基于大数据进行人工智能的建模分析,包括行为数据分析,基因分析,遗传数据分析等等。中医的辨证论治,道地药材选取就是最好的个性化、精准化诊断治疗模式。说到预防,中医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等经典医著中都强调防重于治。因此,未来的互联网+,就是要服务于这样的治疗理念、模式、医院、医生,让大众得到真正的健康收益。 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助力中医药的优势保障人民的健康,将是未来我们需要共同研究探索的目标。 百度大数据部积累的相当于6万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可以为中医提供相关的信息记录、提取、分析等功能,与中医患者的精准医疗数据相结合,从而分析出患者与健康、预防相关的基本信息和状态,让我们可以早期地对潜在亚健康人群进行干预。为此百度愿意提供15年来积累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存储能力,防护能力,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等全球顶尖的技术和科学家资源,为我们的医院、医生、医药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全面的支持。 问:大数据能为中医药创新提供什么?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副社长 肖宏 答:一是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服务,帮助行业了解发展热点态势、掌握宏观态势和学科布局、提供决策参考定量数据;二是为研究者提供创新决策服务,行业内部可以了解发展热点、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向、提供准确的学术信息;三是为投资者提供合作决策服务,了解行业热点、重点机构、重要学科、重要人物,提供定量分析,开展学科评价。 问:“互联网+”将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助理 张霄潇 答:“互联网+”时代对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促进至少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促进评价机制建设。目前中医药标准制定工作成果卓著,已经制定国家标准33项,行业或行业组织标准400余项,但对应的应用和评价工作尚待提升,这也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的重点工作之一。在现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开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评价应用软件将提升评价工作的效率,实现实时评价,医生和患者两个维度的评价,及时数据分析等功能,为指南修订、完善提供依据。二是扩大问卷调查范围,提高调查效率。问卷调查是中医药标准制定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而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即高效率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这对扩大问卷调查的样本量,基于大数据科学分析,提高问卷调查基础工作的效率有很大帮助。三是有利于中医药标准的实践,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标准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基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部分诊断、治疗或康复指导工作,可实现信息化或人机交互,大大提高诊疗效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一定程度改善相对紧张的医患关系。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