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卫计委拟定患者死亡率惹争议 医院或拒收重病人 |
作者:魏铭言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17 16:00:3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国家卫计委下发的“二、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征求意见稿,引发争议和“吐槽”。 该标准拟在医院“服务质量”一节规定: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0.8%,住院手术死亡率1.4‰;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4.0‰;住院手术死亡率0.28‰。 新规遭到广泛质疑:制定患者死亡率指标,可能导向医院拒收危重病人,甚至对死亡数据造假。 昨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死亡率指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客观数据,不会导致医院拒收重症患者。 【质疑1】 重病人是否会被医院拒收? 微信名为@马医生的网友根据媒体报道,整理了“说说卫计委最新政策会对老百姓产生的影响”图说新闻,直指限定死亡率,将导致本来就人满为患的大医院拒收危重病人。 该微信阅读量至昨晚已达到15万,并被多次转发。 很多网友担忧:以前医院为了控制医保总额,拒收医保病人;以后医院为了控制死亡率,会不会拒收危重症病人? 【质疑2】 新规逼医院赶走快死病人? 与公众的担忧相比,医学界的吐槽更为激烈。 @急救医生贾大成说,卫计委新规规定患者死亡率指标,“各级医院只要把快死病人赶出院,或对危急重症患者采取拒诊、不入院措施,或玩数字游戏,患者死亡率都可低至为零……” @谢子大夫则连发质疑:“医生治病不救命,哪个医生能控制死亡率?控制死亡率唯一办法就是作假,都是自动出院……医院是许多人选择死亡的正常场所,干嘛取缔?” 【回应】 死亡率是实际水平描述 昨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希望吐槽者、质疑者,能仔细看看“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征求意见稿)”。 “不管我们规不规定,事实上的死亡率就是这样的。”该负责人表示,标准中显示的住院患者和住院手术患者死亡率数据,只是对二、三级医院基线调查获得的客观情况、行业平均水平的实际表述,并非要求达到的目标,不会导致医院为此拒收重病人。 该负责人还指出,目前医学界的很多吐槽,主要源于最初的媒体报道,将二级医院两个死亡率指标中的千分号误报为百分号,显示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比三级医院还高,与文件本意相差太远。 据了解,中国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线调查,覆盖全国700多家医院。国家卫计委也公开表示,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是从医院基本设置、运行绩效、疾病/手术覆盖、临床科室服务能力、医技科室服务能力五方面,用客观数据来衡量医院各方面的真实水平;客观数据来源于《二、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线调查》。但国家卫计委尚未公布《基线调查》的详细情况。 专家说法 死亡率可参考但不应限定 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杉指出,在国际医学界,通常也会对某些重大疾病、手术指定一个平均水平的死亡标准,供行业参考。此次国家卫计委制定的“死亡率指标”是否值得争议,关键看它们是规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参考性标准,还是强制性标准。如果是参考性标准,无可厚非,各医院在衡量某个科室、某个手术团队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时,可以有一个平均水平的客观参考。“但对于同一病种,不同时间段、不同医院收治的病人轻重程度不同,死亡率也难以被强制限定”。 新闻加点料 “标准死亡率” 是指医院可以避免的病人死亡率,是用来衡量一家医院看护服务的全球性指标。加拿大健康资讯协会每年公布一份全国75家大型医院或医疗机构的HSMR报告,并将全国平均分定为100,分数少过100分的医院,显示院方可以避免的病人死亡率较平均低。 观察家| 指标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其实,“死亡率指标”只是作为医疗管理的一种量化管理的手段,将可以避免的病人死亡率控制在一个逐年下降的规定范围之内,这也是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人为死亡的优化控制。指标本无原罪,指标是可控的,目的是具有用数据衡量医院水平的参考价值,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空头指标。比如国家有安全生产“死亡指标”,你能说这违反科学吗?按照像现在医生的吐槽和担忧,是不是所有指标一律废止才科学呢? 控制住院死亡率这个可以有。至于有临床医生担心“死亡率指标”可能出现医疗乱象,比如不敢收过多危重病人,或者把危重病人留在急诊留观室治疗,或者收治本不需入院的常见病患者来“稀释”死亡率,取代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从而影响评估医院表现的准确性。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医院服务质量有了客观指标未尝不是好事,指标是一种量化考核依据,人无压力轻飘飘,指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没有指标也就没有责任。我们应理性看待二级、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指标,从良好初衷来看它的必要性,而不是一味起哄,轻易否定。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