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女孩输血感染艾滋起诉医院,当地规定不予立案
作者:本报记者…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3 17:32:54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院方承认输血感染

  孟珍没有找到当年晶晶在渑池县人民医院的住院病历,渑池县人民医院开始不承认给晶晶输过血浆。

  孟珍唯一的有力证据是女儿晶晶一份1995年12月18日的出院证,入院日期为1995年12月9日。这份证明,只能证明女儿曾在渑池县人民医院住过院,却不能证明医院为其输过血。

  去医院要病历,院方称“保管不善,找不到病历”。

  为拿到病历,孟珍每天跑到渑池县人民医院“贴身”跟着院长,“走哪儿跟哪儿”;死盯着当年给女儿输血浆的大夫杨素娥不放,“踢开办公室”,“跟到家里”,并说,“女儿有个三长两短,跟你一命抵一命”,搞得“医生杨素娥压力很大”,最终渑池县人民医院步步妥协。

  今年4月27日,渑池县人民医院开具第一份证明:“因我院1997年以前住院病历保存不完善,1995年住院患者晶晶的病历,经查找后未找到,可能已遗失。”

  孟珍不满意,再次“闹”到医院。6月25人,院方在压力下最终承认:“我院承担对病历保管不善的相应责任。”

  拿到两份证明材料,今年9月26日,院方与孟珍签订了补偿协议书。在协议中,院方首次承认“患者晶晶1995年12月9日至12月18日住渑池县人民医院儿科治疗期间输过血浆”,并承认晶晶感染了艾滋病的事实。

  协议中,院方同意“每年支付艾滋病补偿款”,“照顾”患者急用钱,医院先支付了两年的费用。

  迂回起诉医院

  从检测出女儿感染艾滋病,到寻找证据起诉医院,孟珍经历了一个由死到生的过程。

  确定艾滋病后,3月27日,孟珍带女儿从西安绝望地回到渑池。第二天,她将50平方米的房子匆忙以2万元卖掉,揣着亲戚们资助的钱,带女儿到北京地坛医院。“路上跟老公说,要不带女儿到海南旅游一趟,跳海死了算了!”

  4月初,刚到地坛医院的孟珍极度恐惧,病房里的什么东西都不敢触摸。“一个月不洗脸,不洗头,进病房从来不敢坐。吃饭时,一看见老乡来找我们,拉着女儿就跑。”孟珍说,“怕被人抓起来,给软禁了!”

  后来,住院的老乡介绍她认识了一民间艾滋病组织的负责人李丹。“李丹免费给我们提供资料,又带我们逛北京城,还带我们去吃饭。”当时,越想越觉得李丹是骗子,孟珍心想,“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对李丹的建议,她只是应付着,“一边听,一边忘”。只是,她每天将包里的钱裹得紧紧的,把女儿看得牢牢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李丹和病友们的善意终于打动了孟珍,孟珍终于相信“天下还是好人多”,明白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以致“不知道怎么去感谢对方”。6月份,从北京回到渑池县,孟珍主动去寻找更多的感染者,与患者交换信息,收集证据。

  拿到补偿协议后,孟珍决定起诉渑池县人民医院。连续去了两次,法院都不立案。法官说,艾滋病案件省内法院不立案。

  无奈,她只好以“输血浆感染丙肝”为由起诉渑池县人民医院,法院终于受理此案。

  未知的感染人数

  寻找证据过程中,孟珍找到了一个个“隐身”在人群中,与她有同样经历的艾滋病患者家属。一些患者家属得到了补偿,还有的患者死在家里,至今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渑池县城关镇涛涛(化名),男,1995年4月8日生。1995年8月21日,涛涛因腹泻到渑池县人民医院治疗,医生以孩子身体太差为由给涛涛输了三袋血浆。2005年7月,涛涛因骨折住进洛阳市正骨院,检测出艾滋病病毒。2006年4月,家属起诉渑池县人民医院,因病历丢失和医院不提供病历,被迫撤诉。2007年3月26日,涛涛在家中病故。因住院病历丢失,涛涛的家属没有拿到一分钱补偿,只有一张HIV检测报告。

  还有患者,耗时长达3年,起诉医院后获得补偿。

  在对这些案件的审理中,法院查明了艾滋病血液的来源———1994年3月到1996年3月间,焦作市卫校向渑池县人民医院儿科多次提供血浆,其中部分血浆含有艾滋病病毒。

  到底有多少婴幼儿在1994年至1996年输过带病毒的血浆,渑池县人民医院至今未公布具体名单。

  医院未寻当年输血者

  事实上,早在2002年,渑池县人民医院便遭艾滋病患者起诉,然而医院在得知艾滋病血液真相后,并没有主动去寻找其他患者,只是当患者一一发病并找到医院后,才私下签署补偿协议。

  医院补偿的对象仅限于保存当年住院病历的感染者,对于没有当年住院病历的感染者,医院则拒绝签订补偿协议。

  “即使告知患者也没有用,艾滋病只有等病发时才能治疗。”刘点松说。刘点松曾任渑池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后来,他从儿科调到门诊部。

  11月28日,他告诉记者,因血浆造成患者感染艾滋病一事不是某个医生的问题。“当年,缺乏检测手段和工具,连医生都不知道什么是艾滋病”。

  同一天,数名患者家属追问渑池县卫生局纪检委方书记:“为什么你们知情却提前不告知?为什么不按病历主动去寻找输过血的患者?”对方回答说:“电视上有宣传广告,谁都可以免费检测。”医院党委副书记赵左峰说:“下雨房屋漏水,十几年了,病历都毁了很多。”

  孟珍向渑池县卫生局、渑池县人民医院、县委建议,要求相关部门赶快找到全县当年曾在渑池县人民医院输血浆的患者,对他们进行检测。“早一点发现,或许他们还能多活两年。”对此,县卫生局纪检委书记客气地跟她说“谢谢你的建议”。  本报记者 田乾峰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